國內企業進軍智能照明領域,機遇與挑戰並存。企業要化挑戰為機遇,不斷調整優化自身的人才結構和知識結構,一方面積極引進網際網路和通訊方面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要同其他企業、其他領域開展合作,並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向國外同行學習。同時,正在觀望的企業,切忌盲目投資,要理性看待當前對智能照明的炒作。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智能照明前景廣闊,被業界認定是照明的未來發展趨勢。當前,許多照明企業都在謀劃向智能照明轉型升級。目前智能照明行業處於百花齊放的狀態,比如控制傳輸的方式包括紅外線、WiFi、藍牙、ZigBee等。標準的建立需要一個過程,目前尚未達成統一,不過ZigBee網絡協議在業界呼聲最高,未來有望成為主流。
智能照明單品的發展方向上來看,目前主要有三個路徑:第一種是做控制,比如Hue和Yeelight,這兩家的產品大家都很熟悉,曝光率也很高;第二種是做集成,比如Lightfreg,集成千元級無線音響、鬧鐘、來電提醒、對講機等繁多功能的萬能彩色LED燈泡,另外在CES展上,生迪也推出了一款 Snap產品,將功能集成和產品設計做到了極致;第三種是解決細分需求,BeOn智能LED燈泡,就像一個Nest恆溫器,能學習用戶的日常模式,具有防盜功能。從市場現狀的觀察來判斷,互聯控制產品是第一波市場,細分市場應用場景的開發會緊隨其後,做集成和系統的開發速度會相對較慢。
中國智能照明市場並未成熟,智能照明的應用領域還主要集中在商務領域和公共設施領域,酒店、會展場館、市政工程、道理交通領域內對智能照明的採納使用較多。此外,辦公建築和高端別墅項目也有採用智能照明。但隨著國內智能照明研發生產技術的發展和產品推廣力度的加大,各領域的智能照明應用的普及就指日可待了。
目前智能照明系統的優勢很多。眾所周知的就是其節能、綠色環保的特點。作為設計師來講,智能照明可進行冷暖光色溫調節、定時亮度調節,能夠改變家居環境,改善人居生態平衡,這就是設計上最大的優勢。同時,智能化照明緊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而大放異彩,可穿戴電子、光通訊、植物照明等創新應用產品則成為市場新寵。
從目前的LED照明產品發展趨勢來看,現在最主要的產品還是替換產品,包括球泡、燈管、吸頂燈、筒燈等。並且,相當長一段時間替換產品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當然,其他室內外的產品份額也在不斷增長,比如說日本市場,日本市場的替換產品高峰已經過去了,現在進入了更高層次的照明解決方案階段。增速放緩 企業應回歸理性
很多「老闆們」表示市場不如以前「旺」,這種狀況是隨著國內GDP增長速度趨緩而產生的一種常態。對於市場的預期,應該從前些年的盲目跟風向理性回歸。現在很多企業都在分析市場的需求、自身的實力、自身的優勢,企業要找准自身定位,發揮自身優勢,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產業標準應與國際接軌和統一
再者,產品質量問題要引起企業重視。當前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如果單純地拼價格,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講不是最好的選擇。隨著LED照明產品的標準不斷完善,企業應該要按照標準來生產產品。
目前,各地也出台了很多地方標準,中國現在照明產業面向的不單是國內市場,還有本地、本省市場,以及全球市場。因此我認為地方標準有點勞民傷財,我不贊成各地都在搞地方標準,應該要有一個和全國、全球市場相對統一的標準。
技術差距在縮小 中國企業缺少的是創新
從政府部門職責來講,不應該再去提供各種補貼,而是要加大市場監督。從企業來講,中國的照明企業和國外的照明企業相比較有很多的優勢,比如成本優勢、跟國外先進水平差距逐漸縮小,但仍舊缺少創新意識和品牌意識,這是國內企業需要加強的。所以希望有實力、有夢想的中國企業能夠加強技術創新,並且能夠爭取在國際市場上打出自己的品牌。
照明電光源經歷了白熾燈、鹵素燈、螢光燈,現在到了固定光源的時代:LED、OLED,可以說整個100多年的電光源發展歷程是不斷創新的過程。從產業鏈角度來講LED照明已經進入了實際應用的階段,所以LED的技術創新應該更多地發揮LED的特點,隨著今天網際網路發展的階段,智能照明將會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但是智能照明又涉及到很多的技術領域,包括傳感器的技術,自動控制的技術,通訊技術等等,相對來講是一種綜合的,或者是邊緣的,那麼也考驗企業的創新能力。因此在知識結構的更新和人才結構的調整方面也要跟上步伐。
智能照明是趨勢 目前不宜過熱
智能照明室內外都有應用,它將來會和智能家居、智能建築結合起來,說得更大一點,智慧城市會是未來的趨勢。美國2008年由國家科學基金支持成立的智能照明工程研究中心,這個就放在了新澤西的 RENSSELAER大學裡。歐洲從2011年開始,每年召開一次SmartLightingConference會議,國際上也有一些組織在推動智能照明,比如互聯照明聯盟,還有TALQ,主要是做室外路燈控制一類的,以及ZigBee聯盟。
從國內的情況來看,室外的路燈項目應用相對多一點。至於室內智能照明,ZigBee相對應用比較多,也有WIFI、藍牙。智能照明為照明產業未來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廣闊的空間,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國內企業也都開始重視了,但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相適應,不要過熱。作為企業來講從人才儲備上,人才結構的調整上,知識結構的更新上做好這方面的準備。智能照明路程還是比較長,不需要過於著急。
智能照明是系統方案 不是簡單燈泡
智能照明這個概念十分年輕,即使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智能照明的歷史也僅僅數年而已。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智能照明將對照明行業的升級和百姓生活的改善產生重要影響。
不過,目前智能照明還處在初級階段,大家都在摸索前行,因而生產的產品也較為初級,比如所謂的智能燈泡等等。
實際上,智能照明並非是簡單的燈泡或照明設備,未來真正的智能照明應該是系統的解決方案,是因不同照明環境而異的智能照明系統。
化挑戰為機遇 理性發展智能照明
從智能照明系統行業市場價格專題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報告了解目前智能照明行業處於百花齊放的狀態,比如控制傳輸的方式包括紅外線、WiFi、藍牙、ZigBee等。標準的建立需要一個過程,目前尚未達成統一,不過ZigBee網絡協議在業界呼聲最高,未來有望成為主流。
國內企業進軍智能照明領域,機遇與挑戰並存。企業要化挑戰為機遇,不斷調整優化自身的人才結構和知識結構,一方面積極引進網際網路和通訊方面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要同其他企業、其他領域開展合作,並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向國外同行學習。同時,正在觀望的企業,切忌盲目投資,要理性看待當前對智能照明的炒作。
更多照明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照明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