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對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進行第三次審議。針對嬰幼兒配方過多過濫的問題,草案還建議將二審稿中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配方實行備案管理,改為註冊管理。
同時,本次食品安全法的修訂既符合國際慣例,同時也有助於促進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的健康發展。
據乳粉行業市場價格專題深度調研顯示,目前全國有近1900個配方,平均每個企業有20多個配方,而國外這類企業一般只有2至3個配方。一些企業為市場營銷,隨意制定不具有科技含量,對嬰幼兒生長發育不具有特別意義的配方。
配方註冊制:可避免市場品牌混亂
本次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三審稿中提出,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配方實行註冊管理,有利於保證此類特殊食品的安全。而相對於二審稿中規定的「實行備案管理」,三審稿的修改又是基於什麼樣的考慮?
「實行備案管理時,企業只要具有品牌和配方就可以按照要求在相關部門進行備案。而在註冊制下,企業必須先對乳粉配方進行申請,由相關部門進行審核,通過審核的合格產品才能上市。」乳業專家宋亮宋亮表示。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認為,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配方實行註冊管理,有利於保證這類特殊食品的安全,如國務院有關方面論證同意進行註冊管理,建議作出相應修改。此外,三次審議稿還刪去不得以委託、貼牌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規定,保留不得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規定。
此次三審稿中規定對乳粉配方實行註冊管理,可防止企業由一個配方衍生出多個品牌,從而避免市場品牌混亂,並可鼓勵企業努力研發新的優良配方。
允許乳粉貼牌生產:符合國際慣例
本次三審稿中還提出,將刪去二審稿中「不得以委託、貼牌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規定,保留禁止分裝方式生產乳粉的規定。對此,宋亮對中國經濟網記者指出,委託、貼牌是目前國際上在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中比較主要的方式,是符合國際慣例的。
有相關人士也提出,如禁止在國外採取委託、貼牌等方式生產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進口到我國,既不可行,生產企業也很容易通過合資、合作生產等方式予以規避。
「如要跟國際接軌的話,在慣例方面也需要接軌,因此本次審議稿中取消了不得委託、貼牌生產的禁令。」宋亮說。
在禁止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方面,宋亮指出,此舉主要意在防止奶粉二次污染問題。「此前曾有進口大包裝奶粉在國內進行灌裝的時候遭到二次污染的事件,從而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因此分裝方式生產仍然需要禁止。」
未來乳品進口將更加自由開放
宋亮指出,隨著我國提出「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以及加快自貿區建立的步伐,未來乳品進口將變得更加自由、更加開放。本次食品安全法的修訂既符合國際慣例,又有助於促進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的健康發展。
與此同時,宋亮也表示,在此基礎上,未來我國還須繼續強化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技術標準,在進口奶粉國內市場登記、備案制度方面需要有進一步的完善,並在配方乳粉的生產標準、檢測標準以及相關標籤註冊方面加強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