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地價與房價數據不匹配 房價成本構成差異取決於市場行情

地價與房價數據不匹配 房價成本構成差異取決於市場行情

2015-01-01 15:50:2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在品牌與設計橫行的天下,麵包的價格越來越脫離原材料麵粉的價格。房子亦是,建安成本在房價中微不足道,反而是土地的價格占比越來越大。

這也是地產商和輿論指責現行的土地招拍掛制度的現實依據。那麼,地價究竟如何呢?地價在房價中占比又是幾何呢?

房價與地價:一筆複雜的帳

記者梳理2008年12月~2014年3月重點城市平均地價走勢,發現受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上半年的地價甚至略低於2008年,但此後一直到2011年6月,地價一直處於上升態勢,重點城市平均地價從3500元/平方米漲到4500元/平方米,尤其2009年四季度上升得很迅猛。

而2011年年中直至2012年底,地價處於徘徊階段,重點城市平均地價維持在4500元/平方米,這和房地產市場的走勢較為一致,但從2013年3月後,地價追隨房地產市場,再度進入上升態勢,截至2014年3月末,重點城市平均地價在5139元/平方米。

但這是一筆比較複雜的帳,一是地價與房價數據的不匹配,記者能查到2008年底以來重點城市的平均地價,但房價統計可沒有對應的口徑;二是地價的跳躍性,房價基本一直在上漲,但地價受土地供應、季節等因素影響呈現跳躍性;三是地產商這些年有意捂盤,緩慢開發,地價在房價中的占比也就自然容易失真。

所以最好的方法,只能是抽樣調查,從樓盤入手。

地價占房價比的一樁公案

關於地價占房價比,數年前可謂有一樁公案。

2009年的「兩會」上,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公布了全國9城市2008年「房地產企業的開發費用」的調查,數據顯示,房地產項目開發中,土地成本占直接成本的比例最高,達到58.2%。

現在回頭去看,這個調查值得玩味,一是發布方是地產商的協會組織;二是2008年房價處在這7年中的低位,自然抬高了占比;三是這個58.2%是土地成本在直接成本中的比例,不是占房價的比例。

儘管如此,作為土地的供應方,國土資源部還是有些坐不住了。2009年6月底,國土部首次正面回應「地價推高房價」的爭論,當時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鹿心社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全國地價約占房價23%。

但爭論並未平息,於是同年7月,國土資源部將全國620個樓盤調查數據悉數發布。

在這620個樓盤案例中,地價占房價比例平均為23.2%,最低比例為5.3%,最高為58.6%;78%的樓盤地價占房價比在30%以下;地價占房價比在15%~30%之間的樓盤有356個;北京21個項目平均地價與房價的比例約為25%。

另外,2010年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城市地價動態監測分析組發布報告,稱2009年我國城市房價、地價持續上漲,房價增長率大幅超過地價增長率,全國重點監測城市居住用地的同時點地價房價比均值為31.29%,基本處於正常市場區間內。

房價公式

當然不同的樓盤,房價中的成本構成自然有差異,這得取決於市場行情、開發商的競價。

這幾年情形又怎麼樣呢?某上市銀行審計部人士告訴筆者,在其所審計的上海幾個房地產項目中,土地成本低的只有20%,高的也有超過40%,正常的則在30%多。

雖然土地成本在房價中並不顯著,但地價推動房價一點也不含糊。華中師範大學袁平等人測算,地價上漲1%,導致房屋價格上升0.21%。

而根據專業人士的研究,房價慣性、地價、供需關係是影響房價的主要因素,其中房價自身的貢獻度最大,達到70%;其次是銷竣比對房價的影響,再其次是地價,兩者加起來對房價波動的貢獻達到近30%,但地價的貢獻不足10%。注意,這裡的「貢獻」並不是地價占房價比。

上述研究,僅供參考,基於上述數據,大概能得出這麼一個房價公式,房價=土地成本(30%)+開發費用(10%)+建安成本(20%)+稅費(15%)+利潤(25%)。這個公式一般是比較有說服力的,當然特殊案例也免不了。

其中,開發費用是指三大費用,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運營費用(也叫營銷費用),管理費用一般不超過房價的3%,三項費用一般不會超過房價的10%。但近些年地產商融資緊張,一些項目借道房地產信託,融資成本自然水漲船高。

上述公式中,利潤占25%,其實只能是一個大概的估算。這和地產商的策略也有關係,記者手頭掌握的華南某大型地產商內部數據資料顯示,該地產商的絕大部分項目利潤率在15%左右。

據《2012-2016年房地產行業市場發展格局及投資前景調查分析報告》顯示,有些樓盤可能是暴利,譬如在三四線城市,土地成本只有幾百元/平方米,而房價至少三四千元/平方米,利潤翻倍都是有可能的。但也有些項目,可能利潤率低到我們都難以相信,在5%以下,甚至只有0.46%,而2014年起諸如佛山雅居樂這樣的地產商完全是在甩賣樓盤,利潤率完全是負的。

此外,不同的項目利潤有很大差異的。一般而言,樓盤的定案價只是提供一個成本收益核算上的參考,實際銷售價是隨行就市的,因而利潤也就起伏很大。

南京一家中型房地產公司的投資部負責人曾告訴記者,市場熱的時候,實際售價高出定案價2000元/平方米都有可能,但市場冷的時候,實際售價比定案價低上千元也是有可能的。

回到房價公式,在房價中,政府拿走的是土地、稅收、「建安成本」中的政府規劃費,地產商拿走利潤,但也可以藉助融資提高自有資金的回報率。所以,本質上地產商和地方政府屬於利益共同體。


更多地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地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地價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