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全國捲菸加稅提價 中國菸草仍有稅負調整空間

全國捲菸加稅提價 中國菸草仍有稅負調整空間

2015-01-01 11:36:21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吸菸有害健康是大家的共識,但是想要戒菸還是難上加難,我國上調菸草稅,菸草價格也提高了,目的也主要是控煙,下面來看下中國菸草和全球菸草價格比較情況。

全國捲菸加稅提價 中國菸草仍有稅負調整空間

  自5月10日起,北京市多家捲菸零售店,幾乎所有品牌香菸全部漲價,20元以內的香菸漲價約1元/包,20元以上的每包漲價約2元。

  作為全球菸民數量之最的菸草大國,中國終於實施「稅價聯動」控煙,自2015年5月10日起,全國捲菸批發環節從價稅率上漲6%的幅度,並按支加增從量稅,一包煙加0.1元。

  「這次加稅提價,至少讓吸菸人數下降200萬人,因吸菸相關疾病導致死亡,或潛在死亡人數下降37萬人。」5月15日上午,在北京,國家衛生計生委組織召開的閉門會議上,參與此次菸草稅價政策調整的對外經貿大學教授鄭榕預判。

  通過菸草稅價調整,抑制捲菸消費需求進行控煙,淨化室內環境,是國際通行經驗,也是單項措施中最為有效的控煙手段。然而,因涉及部門利益和利稅,國內曾對菸草稅負三次調整,均未觸及零售價格變化,沒有產生實質性的控煙效果。

  此次煙稅調整,首次從控煙角度入手,「稅價聯動」直接使各地捲菸零售價上漲。參與菸草稅價調整的多位專家認為,這僅是中國控煙步履之開始,未來的控煙是「小步快走」。

  菸草稅價聯動

  據此次稅價調整預測小組的測算,新政後,理論上每包煙的零售價會增長7%—10%。實際是,零售環節加價幅度大於預估,也高於加稅幅度。

  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煙價每提高10%,會使菸草消費在已開發國家減少4%,在發展中國家減少8%。

  巴西2006年-2013年間,捲菸消費稅增長116%,單盒煙價增長74%,而同期捲菸銷售量減少32%。南非1993年至2009年間,捲菸稅負提高幅度達20%,同期捲菸銷售量減少30%,成年人吸菸率下降了12%。

  從國際經驗看,越低廉的香菸,一旦提價後造成銷量下滑越明顯,「低收入群體對價格比較敏感,價格提升容易導致購買力不足」。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克安對記者說。

  此次煙稅調整,對每包零售價5元以內的低檔煙衝擊最大,因在批發零售環節沒有利潤可賺,可能最終導致其在市場上消失。中國低檔煙的市場需求量大,主要消費群體為青少年及低收入人群,這直接有利於這一消費人群的戒菸,或吸菸減量。

  世界各國都對菸草課以重稅。全球控煙研究所中國分中心主任楊功煥曾針對簽署WHO的控煙公約締約國進行定期評估,2014年的調研結果顯示:在178個締約國中,92%的國家已上調菸草稅,平均達到菸草稅占零售價的65%,部分國家高達80%以上。

  自1994年中國確定菸草消費稅稅制後,曾有三次煙稅調整,每次調稅目的不同。1998年、2001年兩次調整,據稱是為規範管理菸草行業;2009年,是為應對金融危機而增加稅收。這三次調整都未影響零售價。

  此後,在國際輿論、國內控煙履約形象、吸菸危害已成共識等多重壓力下,中國菸草稅再次調整的研討未曾間斷。2006年WHO的《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在中國生效,但在實質性涉及加稅幅度時,各方僵持。

  王克安回憶,控煙主管部門衛生體系和控煙組織希望高幅度加稅,菸草行業的主管部門則維護自身利益,認為大幅調稅的時機並不成熟。國家菸草專賣局局長、中國菸草總公司總經理凌成興2014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一方面承認控煙勢在必行,強調菸草行業要全面提升控煙履行的形象,另一方面強調吸菸有著數百年歷史,還存在客觀的市場需求。

  「不同利益方肯定需要一個相互協商的過程。」鄭榕說,這次調整加稅幅度6%,是各相關部門經過長期博弈的結果。

  據鄭榕測算,中國此次稅價調整後,平均每包煙的稅負由51%增加到55%,與國際水平仍有差距。世界衛生組織曾在2014年提出建議,各國菸草稅應占零售價的70%以上,控煙才會更為有效。與此指導性目標相比,中國菸草仍有稅負調整空間。

  即便調價後,中國的捲菸價格依然是全世界最便宜的。公開數據顯示,日本、新加坡的最低香菸價格折合人民幣(6.2020, 0.0046, 0.07%)每包分別33元、60元。

  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吳宜群建議,讓菸草稅價調整常態化,儘快縮小與國際差距。更多菸草行業分析內容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全球菸草行業發展現狀分析預測報告

  健康利好

  長期吸菸成癮難戒,已被國際上認定是一種慢性疾病,有特定的國際疾病分類編碼,並列入《中國臨床戒菸指南(2015版)》。

  在中國,從1990年到2010年,菸草導致的死亡人數從每年70萬人增至140萬人。

  中國吸菸人數超過3億人,約占世界吸菸總人口三分之一。吸菸率即使只略有下降,都意味著減少了數百萬菸民,這些人將因此避免吸菸導致的疾病和死亡。換言之,價格越高,將有越多人的生命得到挽救。

  在中國,15歲以上的人群吸菸率28.1%,其中男性吸菸率已超過一半。男性吸菸率居高不下,有兩類原因:年輕人的吸菸率在上升,而老菸民也沒有減少。

  如不採取有效措施,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控煙辦主任梁曉峰保守估計,2030年菸草歸因死亡占40歲以上人口死亡的25%,超過300萬人,菸草相關疾病的發病人數超過700萬。

  「如果沒有中國實質性地參與控煙,全球的控煙事業都難有成效。」中國控煙協會吸菸與疾病控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支修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這次菸草稅價調整,將對公共健康帶來利好影響。

  國家衛生計生委的數據顯示,7.4億非吸菸人群在遭受二手菸的危害,每年死於吸菸相關疾病的人數達到136.6萬,約10萬人死於二手菸的「暴露」導致的相關疾病。與吸菸致病有關的死亡人數,遠遠超過愛滋病、肝病、結核等傳染病所導致的死亡人數總和。

  在室內吸菸比霧霾污染的危害更大。2015年5月1日,南京市一家從事室內空氣品質監測的環保企業通過多項試驗,證實吸菸對PM2.5濃度影響最大。

  一間15平方米的密封房間,如果有三人同時吸菸,室內PM2.5濃度就可以超過800微克/立方米,比500微克/立方米的爆表值還高。類似實驗國內外多家機構都曾做過。

  菸草煙霧被證實含有700餘種化合物,其中69種是可致癌的。

  吸菸帶來的二手菸霧,被公認為室內環境空氣污染的重要禍首之一。多項科學研究證實,煙霧中含有數百種有害物質,是導致心血管疾病、中風、慢性阻塞性肺病、癌症、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上海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此前曾在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指導下進行了一項實驗,結果證明,二手菸霧會導致室內PM2.5數據飆升,僅在香菸燃燒的4分鐘過程中,PM2.5濃度遠超過國家標準,而室內無煙時和三根煙燃燒後的PM2.5值兩者相差26倍。

  二手菸霧中含有大量的細顆粒物,菸草燃燒後,產生的多種毒害物質便吸附在細顆粒物上,因為這些顆粒物很小,很容易被深吸入肺,甚至直接進入血液,會更嚴重地危害人體健康。

  「如果既抽菸,又有霧霾,那麼兩者疊加起來,對環境與健康的影響更甚,這就不僅僅是『1+1=2』了。」楊功煥對《財經》記者說。

  對環境效益的評估,往往也還是落到健康效益上。鄭榕所帶領的課題組專門進行預測分析,新政實施後,吸菸率將可下降0.12%,總吸菸人數下降200萬人,潛在吸菸人數下降30萬人,因吸菸相關疾病致死人數(潛在死亡人數)下降37萬人。

  這一分析僅是針對一年左右的短期效益預測,而長期效益必將優於短期效益,這將隨著時間累積而放大顯現。對於長期效益,在新政實施後的幾年內,該課題組擬進行跟蹤再評估。

  戒菸癮的代價

  除了通過菸草稅調整以外,採取其他的控煙手段也會實現健康效益。

  比如,《北京市控制吸菸條例》將在6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全國已出台控煙立法的第16個無煙城市。各城市的控煙條規均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控煙公約接軌,如執行得當,將直接帶來環境和健康效益。

  楊功煥牽頭的課題組正著手開展對已實施控煙立法城市的健康效益預測,旨在通過這些評估,重新促進控煙措施的調適。按她的課題設計,將初定篩選幾種重要疾病在特定人群中進行分析,比如,對50歲左右及以下人群的冠心病研究,因為二手菸是冠心病突發的主要誘因。

  幫助吸菸者戒菸是慢病控制的重點。無論戒菸時間長短,都會產生健康效益。

  楊功煥介紹,戒菸20分鐘,健康效益為心率變緩、血壓下降;戒菸12小時內,血液中一氧化碳水平降至正常;戒菸2周-12周,循環系統發生變化,肺功能增強;戒菸1個-9個月,咳嗽和氣短的症狀會緩解;戒菸1年,發生冠心病的風險會降至普通吸菸者的一半;戒菸5年-15年,發生腦中風與冠心病的風險會和非吸菸者類似,戒菸10年者,發生口腔癌、咽喉癌等其他多種癌症的風險也大幅降低。

  「我們在測算健康效益時,不會單獨只做控煙手段一項,還會把戒菸門診的效果放入到一起評估。」楊功煥說。

  根據歐美國家經驗,如果控煙措施全面、到位,以及後續的戒菸診療配套,每年平均可使吸菸率下降1%。

  不過,中國始終面臨一個大難題。對於未成癮者可靠毅力戒菸,而對於菸草依賴成癮者,則需要輔助藥物及醫生專業診療。但楊功煥調研發現,全國醫院800多個戒菸門診門可羅雀,願意自費戒菸的就診者寥寥。

  「吸菸者捨得花錢買煙,但心疼自掏腰包診療。」楊功煥建議,如能把戒菸費用劃入醫保體系,融入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可能控煙效果會大有改觀。

  亦有多位專家呼籲,為控煙有效,提高的菸草稅收應「用之於民」,從煙稅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於公共衛生領域的控煙事業,比如投入戒菸門診,以及其他專項控煙事業。

  「專款專用」在國外較為常見。根據WHO的調研,全世界超過20個國家實行指定菸草稅用於衛生事業目的。比如,新加坡的菸草稅收全部用於公共衛生的支出,美國多個州政府,以及泰國、韓國、印度等國家,指定部分或全部菸草稅用於菸草控制。

  WHO總結的這些經驗,也證實了加大投入對控煙有幫助,終將作用於環境與健康效益。

更多捲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捲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捲菸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