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汽車維修規範或難產 政策推出尚需時間

汽車維修規範或難產 政策推出尚需時間

2015-01-01 13:48:1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據了解,今年2月26日,交通部發布的《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實施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其中,2015汽車後市場將迎來重構,原因是配件標準問題正在被攻克。在這個機遇期,汽車後市場今年將破7000億元規模。可想而知,後續工作將要面臨難以推進的一系列問題,汽車維修行業的「破冰」比預期更艱難。

  政策推出尚需時間

  近日,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綜合各方面因素,《徵求意見稿》正在面臨「難產」。《徵求意見稿》由十部委聯合下發,造成在實施細則和具體推進中,十部委管理權限難以設定的「現實難題」。

  如《徵求意見稿》顯示,在2015年12月31日前,汽車生產企業要公開全部已進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國產車型以及已獲3C認證的國產及進口車型的汽車維修技術信息。交通運輸部將會同環保部、質檢總局制定《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實施辦法》,定期組織對汽車生產企業車型維修技術信息公開情況進行抽查。

  但交通運輸部、環保部、質檢總局均沒有《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管理權。未簽署此文件的工信部具有車型公告管理權,而目前在售車型公告還沒有法定撤銷的明確規定,工信部也無權撤銷這類車企的車輛公告。

  另外,崔東樹告訴記者,汽車零部件流通中反壟斷問題的性質尚無明確定義。交通部的汽車維修行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仍待商榷,意見要求難以有效落實,需要進一步完善。

  此外,上述《徵求意見稿》面臨「難產」的另一關鍵原因是,在汽車維修行業,對於零配件標準的定義一致被認為是行業「盲區」,汽車企業通過制定零配件生產商生產「原廠件」、「副廠件」等方式對於絕大多數零配件進行價格和渠道劃分。

  「原廠件是一個偽概念。」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汽車投訴與法律援助中心汽修專家闞有波表示,通過相關管理辦法的出台,推行「正品」概念,將逐漸成為行業共識。

  而2015年被認為是「汽車後市場格局重構元年」。一方面,市場活躍程度和融資規模均已超過歷史高點;另一方面,現有修理廠生存情況卻在加速惡化,利潤大幅下降。

  汽車後市場迎機遇期

  記者從行業專家處了解到,2~3年內,汽車後市場將完成一次格局重構。「這是由於限制汽車後市場流通的配件標準問題正在被攻克,」諸葛修車網CEO于海燕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諸葛修車網作為唯一參與其中的汽配服務平台,正在與國家質檢總局合作進行「可追溯識別體系」。該體系成行之後, 「正品」配件就擁有了品牌保障。

  由此,受困於配件標準缺失,導致的價格壟斷即可被部分化解。于海燕向記者表示,諸葛修車網不會分食產業鏈任何一環的利潤,相反,通過資源整合將大幅提升產業鏈企業的經營效益。

  鄭州萊恩物資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車配件經銷商,總經理鄭慎一告訴記者,通過諸葛修車網的資源整合優勢,如一個行車記錄儀成本可以下降25%。同時,產品又有「正品」概念的品質保障,市場空間就被快速擴展了。

  一位汽車流通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中國汽車後市場正迎來「史上最好機遇期」。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汽車後市場規模超過6000億元,預期今年將破7000億元,五年內這一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市場。

  2009年起,中國新車銷售取代美國問鼎全球銷量冠軍。然而,汽車後市場發展速度仍然落後於市場平均水平。無論在產品認證、監管體系、銷售模式等方面,與美國和歐洲等成熟市場仍有較大差距。目前,汽車後市場與新車銷售的發展速度存在很大差距,為汽車後市場的快速發展謀求了較大空間。

     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汽車維修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汽車維修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維修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