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整形美容市場每年增速30% 行業亂象不斷亟待規範

整形美容市場每年增速30% 行業亂象不斷亟待規範

2015-01-02 13:18:31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近年來,赴韓醫療美容的熱潮一直沒有消退過。實際上有數據顯示,近幾年來中國整形美容市場的規模每年都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2014年中國美容產業總產值已達到5100億元。但巨大需求的背後仍掩蓋不住需求者的焦慮,整容失敗的案例屢見不鮮。下文是對中國整形美容市場現狀及政策規範情況分析。

整形美容市場每年增速30% 行業亂象不斷亟待規範

  從當前整形美容行業現狀分析情況了解到,目前整形美容行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讓不少求美者為追求「美麗」付出慘痛代價。

  整形美容市場每年增速30%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大約有1萬多家醫療美容機構,2015年醫療美容產業高達4000億元人民幣,且以每年約30%的增速發展。國內整形的人數更是多達七百萬人次。預計到2019年,中國整形美容行業將達到8000億元市場規模,有望超越美國、巴西等國家或地區。

  在消費習慣方面,消費者對包括雷射及微整形美容服務的非手術美容青睞度大大提升。相關部門預計:非手術美容將由2014年的360萬例增至2018年的750萬例。同時,消費者對雙眼皮、隆鼻熱度不減,隆胸人數所占比重也有了新的突破。

  北京協和醫院整形美容外科中心主任醫師黃渭清介紹,十年前很多人整形美容都「羞答答」,而現在大家對整形美容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整形美容的人群分布很廣,有學生、都市白領,不少男士也加入其中。更多最新整形美容行業現狀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整形美容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12月24日,在某醫院整形中心記者看到,多位大學生模樣、戴著口罩的女性正在排隊。某藝術高校的周同學告訴記者,班上近一半女生進行了整形美容,特別是瘦臉整形,只需「打幾針」就可以了,別人也看不出來。

  在排隊等待的隊伍中,不乏男士身影。今年35歲的何先生申請了好幾個項目,如除皺緊膚、注射水光針等。何先生說,自己在時尚圈工作,做美容整形有助皮膚保養。

  亂象1隨意超範圍經營

  記者了解到,美容分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兩類,而注射美容屬於醫療美容範疇,生活美容只能做潔面、護膚這種普通的護理類美容。事實上,現在市面上許多毫無資質的美容院也在悄悄進行著醫療美容。現在,一些不法商家開始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發布大量違法整形美容信息,由於此類「微商」提供的價格往往比正規醫療美容機構便宜,吸引了不少人。

  記者在微博上搜索了上千名提供微整形的用戶,部分用戶表示能提供注射針劑的批發;還有部分用戶以整形美容醫師或者整形美容工作室的身份註冊帳號,他們的微博中通常都會發布大量整形前後對比照以及注射針劑的照片。

  在微信上,記者也發現許多類似店鋪。一個名為「美麗天使」的微信號表示,她是美容整形科醫師,能提供注射瘦臉針、玻尿酸以及割雙眼皮、假體隆鼻等多種美容項目。不過,當記者問及在哪注射時,她告訴記者在一家美容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任醫師欒傑表示,在美容院或美甲店,無論手術方式多麼隱蔽、微創,即使是注射美容,也改變不了它屬於醫療美容的性質,而美容院根本沒有資格做注射、打針這類具有侵入性的美容項目,必須在相應的美容醫療機構或開設醫療美容科室的機構中進行。

  黃渭清介紹,在中國做整形手術需要整形場所和執業醫生都具備相關資質。只有正規醫學院校畢業且具備執業醫師資格證和醫師資格證的專業醫師才有資格為顧客進行整形美容治療。

  亂象2幾天速成美容醫生

  「四天速成微整形醫生」,「三天微整形培訓班」……國內整形美容迅猛發展,但美容醫生整體的素質也良莠不齊。

  黃渭清介紹,微整形的注射,外行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很有講究。要實現求美效果,一定要精準注射。注射位置、層次的選擇,劑量的把控都非常考驗醫生的技能,且大大地影響著注射效果。而注射位置不準確很可能導致併發症。

  黃渭清說,整形醫生不能速成,無資質從業屬非法行醫。在國內只有正規的醫學院校才可以培養醫療美容醫生。一個合格的醫生,要經過五年大學培養,經過一到兩年臨床科室的輪轉,對整體醫學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和經驗,然後考取執業醫師證明。再進入醫療美容行業至少經過兩年的時間,才可以獨立操作美容項目。前後要經過9年的學習、實踐,才能有成為專業醫生的資格。

  良莠不齊的從業人員,與整形併發症的發生不無關係。欒傑介紹,近幾年來,他們醫院每年都會接收不少的併發症患者,並且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這些整形併發症臨床表現有血腫、神經損傷、栓塞、血運障礙、組織壞死、感染、皮疹、表情失衡、結節、疤痕、肉芽腫等,不僅求美不成,反而容顏受損。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秘書長曹德全公開表示,這種三五天速成培訓方式,涉嫌違法,最後為這種違法埋單的卻是消費者。

  亂象3炒作概念吸引消費者

  「概念混亂,各種忽悠大行其道。」在談到當今美容整形市場時,欒傑說,由於韓國整形文化和影視劇文化的滲透,韓式雙眼皮、韓式隆鼻等一些所謂韓式概念成了時髦,而這些,都是為迎合「哈韓族」心理而炒作甚至生造出來的,在醫學教科書上並沒有這些概念。

  以雙眼皮手術為例,所謂「韓式三點」其實就是三點縫線法,「高分子雙眼皮」不過就是埋線法,很多人乍一聽這個概念還以為是個很高科技的術式,實際上都是簡單手術。

  北醫三院整形外科副主任薛紅宇也表示,如今整容行業新名詞新概念五花八門,但這些不是化學名而是商品名,像藥品一樣,化學名只有一個,商品名卻千奇百怪,弄得專業醫生也雲裡霧裡。而這些新概念一般都是來自於一些美容院和私立整形診所,他們不時「發明」一些新名詞用來打廣告,以時尚之名來吸引眼球,忽悠消費者。

  除了對整形術式和概念的包裝,一些美容診所和私立醫院還不惜重金對自己的診療醫生大做廣告,除了標榜的各種出處不明的頭銜外,更多的是號稱「本店擁有國際著名的韓國某某專家坐診」以抬高身價,收費高出國內醫生一大截。

  亂象4所用耗材來源不明

  在整形耗材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根據相關規定,所有注射美容產品都必須是可吸收或半吸收的,產品可追溯,以確保安全。但由於微整形市場火熱,微整形注射產品價格昂貴又不在醫保範圍,為許多不法商販提供了可乘之機。一些完全沒有經過權威部門認證的非法藥物,如美白針、溶脂針、人胎素等,通過各種非法渠道進入市場,藥品來源和操作環境無法保證。

  以膠原蛋白為例,目前市場上注射用膠原蛋白產品有批文的僅有兩個,其他產品並不正規。不正規膠原蛋白產品最大問題是過敏。專家介紹,膠原蛋白是獨特的雙螺旋的鈦鏈結構,在雙螺旋範圍之外的端鈦,是皮膚的過敏原。膠原蛋白一定是2—8攝氏度保存和冷鏈運輸才安全,低於2攝氏度後,雙螺旋就會打開,產生過敏原。一般的非法行醫者很難保證其保存的條件。

  玻尿酸市場更是魚龍混雜。欒傑介紹,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使用的僅有幾個品牌,其價格高達數千元每毫升,而要解決面部除皺等問題,一般至少需要4-5ml。然而,在一些美容院,記者諮詢了解到,打一針「瘦臉針」只需要三百元,隆鼻五百元可以搞定。「一些不良美容機構、黑診所為賺取高額利潤,只是將國家明令禁止的奧美定成分假冒玻尿酸,或從不法商販手中購進肉毒素等來欺騙消費者。」

  此外,由於國內產品審核制度與國外不同,目前中國合法的注射產品屈指可數,很多人就從國外帶走私貨或是從其他渠道引入非法產品。今年8月,青島海關從來自日韓的郵包內截獲4000餘支美容針劑。截獲針劑多為三無產品。青島市檢驗檢疫人員表示,部分藥品正常貿易渠道未被批准進口,發生事故維權難度很大。以人胎素針劑為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從未批准人胎素等人體胚胎美容藥品的生產,也從未批准從國外進口此類藥品。部分國內購買者在被人胎素功效吸引的同時,容易忽略這種來源不明、去向不明的人胎素可能攜帶愛滋病、B肝、C肝、梅毒等病原體,盲目接受皮下注射,自身極易受到病毒感染。

  在美容設備方面,熱瑪吉是前幾年美容機構熱推的雷射抗衰老儀器,機械價格昂貴。有不少美容機構為節省投入,使用的依然是幾年前的舊產品。此外,熱瑪吉的治療頭相對其他雷射設備屬於較大的成本耗材,部分美容機構為減少耗材,將本該一次性使用的治療頭消毒後重複使用。還有部分醫美機構為減少人力成本,聘請沒有醫師資格證的人員。

  整形行業亟待整頓

  業內認為,整形美容行業缺乏統一的行業規範,主管部門監管、執行力有限,部分經營機構缺乏自律以及消費者缺乏足夠自我保護意識等,都是現在整形美容行業亂象頻發的原因。

  黃渭清建議,求美者要實現求美目的,產品、正規醫院、有資質的醫生是三個不可或缺的要素。整形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選擇有醫療資質的醫生,使用經過國家相關部門註冊的儀器和產品。

  北京路浩律師事務所律師鍾蘭安認為,美容行業的資質及市場准入制度應符合國家衛生部及工商行政部門的相關規定,只有考核部門在源頭上嚴格把關,才能防止發生濫竽充數的現象。

  欒傑也表示,目前我國對於非法行醫的管理過於鬆散也是導致整形美容行業亂象頻現的原因之一。他建議,建立對違規醫療行為的高額處罰或個人不良記錄製度,讓違規者無法在行業內立足,同時加強行業自律,規範美容整形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更多整形美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整形美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