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17日,2016年氟化工行業新技術及應用交流會暨第四屆中國阜新(上海)氟化工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中國化工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中國氟化工產業正在走出一條依靠創新驅動、「點氟成金」的新路子。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丁奎嶺在會上表示,氟化工是我國具有特色資源的優勢產業,目前的產業水平在國際上已經具有較高的地位。氟化工產品不僅用於高端裝備製造業、新能源、電子信息等戰略新興產業,而且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國家創新戰略驅動下,充分結合我國氟化工基礎研究的優勢,開展科研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創新研發和生產高端產品,是實現產業升級和合作共贏的現實選擇。
中國氟矽有機材料工業協會秘書長張建軍認為,當前氟化工正處於產業調整期,但那些擁有先進技術和先進產品的氟化工企業,尤其是跨國公司,日子過得依然很好。差距就是發展空間,長遠來看,我國氟化工產業的前景十分廣闊。
不過張建軍強調,氟化工瞄準差距加快產業升級,必須堅持以技術創新為中心。要加強關鍵技術裝備的研發,增加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高端氟化工產品的比例,加強在應用領域的研發力度。鼓勵產學研用相結合,發揮技術創新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堅持高端發展。發揮產業聯盟在解決產業發展的共性問題方面的作用,圍繞產品升級、裝備國產化、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兩化融合等加大技改投入,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推動氟化工行業的轉型升級。
遼寧省經信委副主任藺曉剛分析了遼寧省氟化工產業創新發展的路徑。他指出,創新需要從科技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三方面齊發力。科技創新可以依託省內外有實力的科研院所、氟化工研發公共服務平台以及創新型企業等;模式創新需要充分利用好遼寧省精細化工產業聯盟這個大平台,積極獲得各方面支持;管理創新需要放眼世界,積極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引進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氟化工企業入駐阜新發展。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是氟化工科技創新的「國家隊」。據了解,該研究所全面入駐遼寧阜新氟產業園區,開啟了「院地合作」的新模式,運用人才、平台、項目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發展思路,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為阜新氟化工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撐。
本次論壇由中國氟矽有機材料工業協會和中科院上海有機所、遼寧省經信委、阜新市政府共同主辦。
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氟化工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氟化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氟化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