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全國各地控制門診輸液治療 以減少抗生素濫用

全國各地控制門診輸液治療 以減少抗生素濫用

2016-01-01 13:29:3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從2015年開始,全國多地紛紛控制或取消醫院門診輸液治療。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將成為「醫改新趨勢」。各地取消門診輸液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要解決抗生素濫用問題,門診輸液,作為國人普遍接受的治療方式真的會退出歷史舞台嗎?取消輸液之下醫院的抗生素使用是否趨於科學合理?來看記者的調查。

  據了解,我國並未在國家層面對醫院的門診輸液作出統一規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蘇、江西已明確出台對門診輸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還有不少省份、地市以及醫療機構都在逐步明確限制門診輸液的政策。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輸液行為,河南省人民醫院在3個月前就開始對全院醫生進行培訓。醫院在院內醫囑及收費系統內刪除了「門診靜脈用藥」這一條目。對門診中確實需要輸液治療的病人,河南省人民醫院可為患者開具處方,並建議患者到基層醫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治療,同時提供醫院周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具體地址及聯繫方式。

  河南省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 秦玉花:我們醫院統計過,我們門診急診輸液裡面抗生素基本占百分之五十,很多都是一些小病,沒必要用抗生素,大家都在用,比如說上呼吸道感染,根本沒有必要用抗生素。所以說取消門診輸液,就減少了抗生素的濫用,也避免了耐藥菌的大量繁殖,因為咱們國家耐藥菌在全球排名是比較靠前的。

全國各地控制門診輸液治療 以減少抗生素濫用

  安徽省遏制抗生素濫用的做法是公布了53種不需要輸液的疾病清單,這53種疾病囊括了內科、外科、婦科和兒科四大門類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不輸液清單」出台後,醫院的門急診輸液率下降明顯,「小病不輸液」的觀點也在逐漸普及。

  醫生:像你這個情況,昨天才開始燒的,你吃藥這兩天要來複診可以嗎?你肯定要來複診。(病患家長)吃藥可以好嗎?(醫生)吃藥肯定也要觀察,就是吊水也要觀察。暫時不吊水是這樣嗎?(病患家長)行吧。

  患者家長 姚先生:吃藥肯定比吊水好一點,抗生素用得太多了不行,對小孩不好。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科醫生 程雁:我們抗生素絕對是要要求控制的,沒有指征是不給用的,我們醫院會定期查處方,查你的處方和你的診斷,如果上發現你的診斷,就單純的一個上呼吸道感染,你如果抗生素用多會給警告的。

  在江西省內最早取消門診輸液的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前很多患者認為輸液起效迅速、效果更好,有時即使醫生建議藥物治療,病人也主動要求輸液。為了改變不合理用藥,限制抗生素濫用,醫院2013年取消門診輸液用藥。門診醫生在信息系統中根本沒有開具靜脈輸液針劑的權限。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 程曉曙:門診沒有權限,我們就根本沒有靜脈給藥的抗生素。你需要靜脈給藥要麼去急診,要麼住院。實際上,門診輸液絕大部分都是一些不合理的輸液,我們做了調研的。取消門診輸液是把那些不合理的輸液給它取消了。門診輸液取消之初,許多來院患者不能理解,醫院同時對患者和醫生開展了宣傳教育,慎用輸液的科學治療方式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

  國家發改委曾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去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於去年每人輸液8瓶,遠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而在我國的門診輸液處方中,80%以上涉及到抗生素,抗生素濫用造成的人體細菌耐藥,藥物不良反應幾率增加等不良後果日趨嚴重。記者調查發現,過去各地靠管理層監管和醫患雙方自覺降低抗生素濫用效果並不理想,限制和取消門診輸液現在才成為各地限抗的主要舉措,目前看取得了一定效果。

  國務院醫改小組專家 劉國恩:其實在我們中國抗生素的濫用、過度使用確實是非常非常嚴重的一個問題。表現的最具中國特色的問題就是在各大醫院醫療服務機構裡面就有大量輸液的人群,所以說我覺得我們能夠在醫院的這個平台上逐步地減少最後取消大輸液的服務,確實有利於推進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這件工作,當然同時很多疾病可能也需要抗生素的使用,但是它絕對不需要這麼大規模這麼大面積地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濫用之殤

  抗生素就是老百姓俗稱的消炎藥,很多人習慣把它作為家裡的常備藥,只要有點兒頭痛腦熱,吃點抗生素,或者乾脆去醫院輸液,好得快。這些看上去沒什麼大不了,然而抗生素的濫用導致的耐藥等問題,可能在未來導致人類最終無藥可治,這並非危言聳聽。

  安徽省細菌耐藥性監控中心,設立在安徽省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實驗樓內。每年省內42家醫院會收集臨床上分離出的所有細菌病株,送到這裡來進行藥敏實驗。

  安徽省細菌耐藥性監測中心主任 李家斌:我們2004年就成立了這個中心,一直做了12年的監測工作,監測最主要是看細菌耐藥性產生的情況,通過省衛計委發文干預,比如說細菌的耐藥性超過60%以上,必須要停止使用這種抗生藥物。

  抗生素的濫用,是導致細菌耐藥性產生的重要原因,當某種抗生素使用量在一年內大幅增加,這一年,這種抗生素針對的細菌抗藥性也會隨之增強。

  耐藥性的發展速度驚人,可能只需要一年時間,但是要恢復它的敏感性,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隨著耐藥菌的日漸增多,就會出現更多臨床治療困難,死亡率高的細菌。除了耐藥,抗生素耐藥還有毒副作用、過敏、二次感染等危害。世衛組織今年5月發表文章呼籲應對全球耐藥感染問題,並指出到2050年抗生素濫用導致的耐藥每年會造成1000萬人死亡,造成100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而中國的抗生素使用量占到了全球一半。

  國務院醫改專家 劉國恩:就因為我們長期用了不該使用的抗生素,我們這些現有的抗生素也許就沒辦法去打擊那些新的病菌體。這樣的話,人類以後面臨新的病菌體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束手無策了,就沒有辦法去解決問題了。這也是去年國際上很多專家在呼籲,說抗生素濫用給整個人類帶來的威脅可能不下於二戰。

  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抗生素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抗生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抗生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