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製造業面臨來自已開發國家加速重振製造業與發展中國家以更低生產成本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雙向擠壓」。我國必須加快推進智能製造技術研發,提高其產業化水平,以應對傳統低成本優勢削弱所面臨的挑戰。雖然我國智能製造技術已經取得長足進步,但其產業化水平依然較低,高端智能製造裝備及核心零部件仍然嚴重依賴進口,發展智能製造業也是加快我國智能製造技術產業化的客觀需要。此外,發展智能製造業可以應用更節能環保的先進裝備和智能優化技術,有助於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生產製造過程的節能減排問題。
其次,隨著信息爆炸時代的來臨,如今越來越多的信息隨手可得,但為什麼我們卻感覺更加茫然和無知?這是一個信息檢索和知識發現的問題,其背後的深刻含義是:信息化是基礎,智能化是信息化發展的高級階段。
食品機械行業需堅定不移走智能化發展道路
縱觀全球市場,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製造業向智能化生產和個性化定製的轉型,已經成為製造業發展的主流方向,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加之我國經濟轉型的自身需求,國內製造業向智能化發展正初露端倪,我國食品機械發展必須依託於轉型升級,走智能化發展道路。
在鑑定一個國家的機械工業是否強大時,人們都比較在乎幾個方面的表現。比如是否掌握了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是否具備較強的重大裝備技術能力;是否具有較高的高端裝備占有率,其主流技術裝備品種質量是否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如此看來,食品機械行業還是存在嚴重發展問題。
近年來,我國的食品機械依託食品行業的繼續擴張而快速發展,成為機械行業最具潛力的領域之一。但是面對國外強勁的競爭壓力,我國食品機械的發展顯得明顯中氣不足。面對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的行業困境,如果仍然滯留於目前的發展水平,不思創新研發,依然使用目前的發展規模和發展方式,那麼這類食品機械產業的生存空間和發展空間必然越來越小。
國外食品機械行業依靠科技創新,以數位化跟智能化為關鍵,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提升經濟發展關鍵競爭力,謀求將來發展的主動權。而中國食品機械行業整體科技水平不高,中低端企業聚集,行業產能過剩現象嚴峻,跟國外形成強烈對比。
食品機械行業的智能化程度表徵著其應用的廣度跟深度,當下的食品機械還只是處於一個較低水平的初級智能化階段,國內食品行業的繼續發展對智能化表現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意味著我們有必要也有能力結合具體的應用需要下大氣力開發高級智能化的食品加工技術。
總而言之,智能製造在食品機械行業發展態勢良好,這也給食品機械行業帶來啟示:智能製造成為我國食品機械製造業目前轉型的重要方向,要想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企業必須利用先進的技術,提升自身的實力。
更多食品機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食品機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