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我國無人駕駛汽車路測受阻:相關法規空白

我國無人駕駛汽車路測受阻:相關法規空白

2016-01-01 16:55:16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道路測試,是實現汽車自動駕駛和完全無人駕駛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從長安、沃爾沃等車企到谷歌、百度等網際網路公司,都高調涉足無人駕駛汽車技術領域,並紛紛通過道路測試檢驗其技術和產品。但是,由於我國相關法規正處於空白階段,無人駕駛路測工作被迫暫停。

  在前不久召開的2016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長安汽車工程研究總院總工程師黎予生呼籲:「如果我們的汽車企業想在中國把無人駕駛這一功能技術推向市場,就必須要在高速公路上做相關測試,但這與我國的現行政策法規是相衝突的。希望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加快出台相關法規,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促進中國無人駕駛汽車的科技創新。」

無人駕駛汽車

  從快進到戛然而止

  時間回到今年4月,從重慶到北京,兩輛長安睿騁無人駕駛汽車完成了2000公里的路測。這是繼去年12月,百度無人駕駛汽車完成首次路測後,無人駕駛汽車迎來的第二次高調路測,被行業視作該領域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大事件。

  隨後,今年5月,百度再次推進相關項目,其與上海國際汽車城正式簽約,將無人駕駛汽車路測項目落戶上海國際汽車城汽車創新港,後者即將開園的封閉測試區(無人駕駛示範區)將為百度提供無人車路測設施與環境。不久之後,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範區封閉測試區(無人駕駛示範區)在上海國際汽車城開園。

  除了國內車企及科技巨頭動作頻頻,國外車企也透露出要在中國進行路測的信號。沃爾沃曾表示,將運送100輛無人駕駛汽車到中國公共道路上測試,並且承諾如果這些無人車發生車禍或事故,沃爾沃將全權負責。

  然而不久前,一位特斯拉車主在車輛自動駕駛狀態下出現交通事故並不幸身亡,使得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問題受到行業極大關注。我國汽車行業相關監管機構表示,將聯合公安部制定規範有關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的法律法規,法規發布前,禁止車企在高速路上開展自動駕駛汽車測試。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汽車運輸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煒認為:「其實無人駕駛汽車路測一直存在測試的合理性和法律責任問題,現在看來,測試合理性並不清晰,法律責任也不明確。」

  黎予生告訴記者:「長安的無人駕駛路測,實際上也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關注。政府管理部門確實也一直不允許在高速公路上試車,而且上路測試時,使用的是試車牌照。長安首先把問題暴露出來了,這是一件好事,將促使包括工信部、交通部、公安部等在內的國家各部委制定相關政策,儘早解決路測規範問題。」

  車企期待儘早出台

  在我國,推動自動駕駛車的研發是激勵車企技術升級的重要一環。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汽車處處長佘偉珍日前表示,工信部正與公安部聯合擬定出台自動駕駛測試法規草案,不過暫時未透露具體發布時間。

  周煒指出:「相關部門一直在開會討論此事,我認為近期可能不會出台相關政策,車企以及政府管理部門都尚未摸清無人駕駛汽車路測環節存在的風險到底有哪些,怎麼解決風險,風險的責任主體到底是誰,至少以上問題的解決方案都是不全面的。如果倉促地出台一個政策的話,造成的問題隱患可能更多。尤其是大型營運車輛的無人駕駛,可能存在的問題更大。無人駕駛汽車路測法規的制定工作,其實遠比我們想像得複雜。」

  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榮輝認為:「政府現在出台禁令沒有錯,因為從法律角度來講,路測確實是不合法的,比如在改裝車上安置雷達,則屬於非法改裝。現在應該做的是儘快參考其他國家法規條文,同時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出台相關規定,先立法後執法,約法三章。」

  車企應如何配合併推動路測工作?榮輝認為,車輛應在固定的路線進行路測,而且需要有特殊的標識,告訴大家這是無人駕駛汽車做測試,讓其他同在路上行駛的車輛更加小心。針對此類車輛還需要有特殊牌照、特殊保險。」

  黎予生認為:「與國外相比,我國在路測方面的工作進展相對滯後。在美國,一旦汽車製造商要讓車輛上路,製造商就應對設備安全負所有責任。我國的情況與此不同,我國不允許在高速公路上試車,除非申請試車牌照,而這個試車牌照時間非常短,每過一段時間就需要重新申請一個,有一定不便之處。」

  周煒認為:「站在公安交通安全管理角度講,建議最好在劃定的幾個測試區域進行測試,而不是直接到高速公路上和一二三四級公路上,或者在城市道路中測試,這樣可能會存在很多安全隱患。」

  車企暫且「低調」測試

  毫無疑問,無人駕駛汽車在投入實際使用前,必須經過大量路測試驗,一旦路測工作停滯,是否將使無人駕駛變成「紙上談兵」,並且影響研發工作的進程。榮輝表示:「無人駕駛上路之前肯定要經過大量路測,目前的情況是,車企暫時停止各類宣傳,但會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測試。」

  據悉近年來,全國已經建立了較多測試基地或區域,用於無人駕駛汽車測試,比如上海安亭、杭州、重慶等地,而且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管理。

  黎予生介紹:「由於重慶繞城外環路的行駛車輛較少,長安已規劃在附近的智能化示範區進行相關測試,但是總的來說,還是要在國家相關法規規範下才能完成。」

  同樣,榮輝告訴記者,國內已經有了幾個可供測試的第三方獨立場地,而北汽也有自己的規劃目標,我國無人駕駛技術的進步速度並不慢,所以不必因「路測禁令」而擔心技術停滯。

  不過,對於國外車企計劃進軍中國開展測試的消息,黎予生表達了擔憂:「我國車企肯定會有危機感,對於自主品牌是一個較大的刺激。客觀上來講,沃爾沃在瑞典的測試比我們先進多了,他們會與當地政府達成協議,如果有修路等突變路況要通知車企,所以雖然是公開測試,也是在熟悉環境的前提下進行的,那樣可能出錯的機會就少得多。」更多相關行業信息請查閱《2016-2021年自動駕駛車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更多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無人駕駛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