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電力「十三五」規劃編制完成 電能替代推動能源消費革命

電力「十三五」規劃編制完成 電能替代推動能源消費革命

2016-01-01 09:53:3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2016年是電改元年,電力的結構調整是一次資源的重新整合,電力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將是貫穿我國「十三五」全局的重點工作,規劃圍繞「調整優化、轉型升級」,將著力調整電力結構、優化電源布局、升級配電網、增強系統調節能力、推進體制改革、提高普遍服務水平,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靈活智能的現代電力工業體系。

  「十三五」電力規劃面臨的局勢極為複雜,一邊是霧霾頻繁襲來,一邊是《巴黎協定》正式生效,在此背景下中國能源戰略加速轉型。《經濟參考報》記者從11月4日到5日舉行的2016全國用電與節電技術研討會上獲悉,電力「十三五」規劃已經編制完成,近日將會印發,重要任務之一是全面推進居民供暖、交通運輸、生產製造、電力系統等領域的電能替代,尤其是在任務最重的前兩項要下大力氣。

電力「十三五」規劃編制完成 電能替代推動能源消費革命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近年來各級政府累計出台電能替代支持政策1050項,但業內普遍認為成本依然是最大制約。為此,有關部門醞釀下一步給予更多扶持政策,並充分利用當前電改的有利時機,在售電側業務方面開展更多工作。

  「當前我國電氣化水平偏低,大量的散燒煤和燃油消費是全國多個省市出現嚴重霧霾的原因,所以現在推進油改電、煤改電的工作。此外,伴隨新興產業出現、產業升級需要,未來很多企業的用能將是電能。」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處長楊暘在研討會上表示,「十三五」是中國能源轉型的關鍵期,從需求側推動電能替代是實現能源消費革命的有效途徑。2000年到2015年,全球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已經從15.4%提高到19%,中國從10.9%提高到22%,但跟已開發國家相比還是偏低,「十三五」期間將進一步提高電氣化水平。

  國網能源研究院院長張運洲也認為,在應對氣候變化以及大氣污染防治等背景下,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將成為能源變革的必由之路,未來15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以及能源電力轉型的關鍵階段。「十三五」及2021至2030年電力消費增速繼續放緩,但電能作為優質、高效的清潔能源,消費規模和消費比例均穩步上升,中高端製造業、居民採暖和交通等領域的電氣化水平顯著提升。更多最新相關電力行業市場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電力市場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

  據了解,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首次將電能替代上升為國家落實能源戰略、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舉措。之後國家部委又陸續出台了京津冀煤改電、船舶與港口防治專項行動等電能替代政策要求。各地配套政策也相繼落地,如北京市出台「煤改電」配套電網、電價、設備補貼政策;江西省對電能替代項目給予新增電費支出40%的運行成本獎勵,以及不超過投資額30%的建設成本獎勵。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與會人士反映,近年來由於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國際、國內油氣價格持續走低,電能在部分終端能源消費領域價格競爭優勢不強,大規模推廣受到制約。同時,雖然各級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但直接可操作的財政補貼、價格類政策以及政策執行監督手段還很欠缺,政策支持力度和廣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對此,楊暘透露,今年是國家層面全面推進電能替代的第一年,從許多項目來看,面臨最大問題是成本,下一步還將協調財政部等部門給予更多的扶持政策。同時,目前電能替代初步有一些示範試點項目,下一步將促進電能替代企業與風電等各類發電企業開展雙邊協商或集中競價的直接交易。通過直接交易,電能替代項目可以按有競爭力的市場價格進行購電。並且創新輔助服務機制,電、熱生產企業和用戶投資建設蓄熱式電鍋爐,提供調峰服務的,將獲得合理補償收益。

  「十三五」國家電力規劃及時出台,承載著電力人求實創新、與時俱進、科學發展的期許,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電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