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運動品牌Nike巔峰期已過,增長出現放緩。華爾街投資銀行Cowen & Company周二宣布,將Nike(NYSE:NKE)股票評級從原來的「跑贏大市」下調至「持平大市」,原因是據Cowen Consumer Tracker調查顯示,18-34歲的消費者對Nike服裝的偏愛比例從55%下降至44%,而adidas(OTCBB:ADDYY)和Under Armour Inc(NYSE:UA)的比例正在逐漸上升,開始蠶食Nike的市場。
此外,分析師認為北美的促銷力度和全球庫存水平都在上升,其中Nike服裝在Dick『s Sporting Goods Inc(NYSE:DKS)、Kohl’s(NYSE:KSS)及其他零售商的折扣為25%。 分析師預計Nike將下調對2017下半財年的指導,第三季度財報很有可能低於分析師預期,因此認為目前對Nike銷售的評級過高。消息傳出後,Nike股價周二應聲下跌2.82%至每股50.39美元。
在截至8月30日的第一財季內,Nike淨利潤同比上漲6%達12.5億美元,每股盈利73美分,公司收入錄得8%的漲幅達90.6億美元。但彭博分析師Chen Grazutis指出,Nike毛利率下跌200個基本點,比市場預測減少100個基點,代表該公司將更依賴折扣促銷獲得銷售增長,這對公司來說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苗頭。
目前,Nike正面臨著女性運動服裝市場愈發激烈的競爭、服裝銷售持續疲弱以及Nike籃球時代不再風靡的威脅。Nike最新的訂單量大幅下跌,早前該公司負責人早前表示,全球未來訂單預計僅增長5%,剔除匯率影響後,該比率增長7%,低於一般分析師的預期,比如瑞士信貸分析師Christian Bus稱其對Nike全球期貨訂單預期漲幅為9%至10%,更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4%。中國市場的訂單表現也比預期差。
adidas EQT ADV 近日在邁阿密發布再次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現在,不斷有分析師開始擔憂該公司未來的業務,讓投資人更加擔憂Nike的是長期作為運動服裝統治者,其領頭優勢已遭削弱,正面臨來自精明競爭對手adidas和Under Armour的激烈競爭,後兩者在在專業性和酷感程度都超過了Nike。
僅過去一年,Adidas共賣出800萬雙Stan Smith和1500萬雙Super Star,Garnier Bryan投資銀行的分析師Cédric Rossi指出,Adidas與Under Armour的發展步伐正在加快,已逐漸蠶食Nike的市場份額。D.A. Davidson分析師Andrew Burns表示,Nike長期安於現狀,缺乏創新是消費者對品牌失去信心的關鍵,其王牌產品Flyknit已推出四年,但Nike不能長期倚賴於這一產品。
另一位來自Canaccord Genuity的分析師Camilo Lyon也稱,Nike的新產品既弱又沒有新意,反觀Nike主要競爭對手Adidas,在過去一年中,無論是增加品牌經典款Stan Smith配色、與Kanye West合作推出限量Yeezy Boots和NMD系列鞋款的推出,各種策略無一不在刺激著年輕消費者對其產品的購物慾望。Sportsonesource的分析師Neil Schwartz表示:「曾經的Adidas一款鞋只有幾種配色選擇,而現在一款鞋有31種不同風格,Adidas的復甦離不開千禧一代消費者的助長。」
值得關注的是,現在看起來中國消費者更熱衷購買adidas,在2016年前9個月,大中華區銷售額錄得全球最快增長高達25%,剔除匯率因素,大中華區銷售額增長28%。 adidas集團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Colin Currie指出,運動表現系列和運動時尚系列成為增長的強大驅動力,本季度旗下所有品牌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強勁增長,這充分證明adidas對中國消費者的吸引力正逐漸增加。為實現 2016年的業績增長,該集團制定的主要戰略之一就是大膽的零售擴張。截止到本季度,adidas大中華區門店數量已超過10000家,集團將在2020年大中華區開設12000家門店。
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adidas淨利潤同比大漲24.2%達3.87億歐元,在旗下品牌adidas和Reebook強勁推動下,期內集團淨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4%至54.1億歐元,運營利潤則同比去年增長11%至5.63億歐元。而運動品牌新秀Under Armour也因2014年旗下簽約球員Curry的優秀表現,其推出的Stephen Curry籃球鞋大受歡迎,在北美市場一舉超越Adidas成為僅次於Nike的第二大運動品牌。Under Armour CEO 更揚言要成為全球第一的運動品牌。在新鮮感的刺激下,該品牌運動鞋銷售額從2012年的2.39億美元漲至如今的近10億美元。
全球期貨訂單的減少導致Nike股價整體呈下降趨勢。近6個月以來,三大運動品牌巨頭中Adidas股價一直處於增長狀態,至今已累計上漲21%,Nike股價則累計下跌8.28%跑輸行業。
2016-2021年中國耐克/Nike運動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籃球項目是Nike的最大優勢,但隨著年輕群體的消費觀念在不斷變化,該項目對於Nike而言地位相當尷尬。英國《金融時報》分析評論指出,曾一度作為運動服裝市場統治者的Nike正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正加速丟失其統治市場的信譽度,市場份額下降,強大的Nike開始變得脆弱。
總而言之,越多越多跡象表明如今的運動市場已不再是Nike一家獨大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