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導,鹽是百味之首,也一直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性商品和戰略性資源,同時作為食品佐料領域的一份子,「鹽罐子」與每個人的餐桌息息相關。
明年1月1日起,我國將啟動鹽業體制改革,取消食鹽產銷區域限制,放開食鹽出廠、批發和零售價格。鹽改後,市場可能將會發生哪些變化?鹽價會有變化麼?
自2017年元旦開始,鹽價將放開。記者走訪了安徽馬鞍山部分超市,發現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是海藻鹽和低鈉鹽,一袋300多克,售價2塊到3塊不等,都是產自安徽定遠。正在選購食鹽的市民凌女士告訴記者,她聽說即將要鹽改,最關心的就是鹽價會不會漲。
凌女士:我家現在如果三個人在家,一個月大概一斤鹽差不多,就怕這鹽價漲太多了。
其實消費者大可不必擔心。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原鹽產能1億1345萬噸,其中食鹽消費量僅為1000萬噸左右。據業內人士估算,目前食鹽定點企業產量已超過4000萬噸,是需求量的4倍多。在此背景下引入市場競爭,有可能出現鹽企為搶占市場而降價競銷的行為。因此,馬鞍山歐尚超市食品雜糧部門經理周闖闖表示,無須擔心鹽改後會漲價,商家銷售仍會以低價鹽為主:
周闖闖:主要還是做低價鹽,因為低價鹽它的銷量是最多的。而且在明年鹽改之後還有個重要變化,就是說我們可以跟鹽業公司或者說製鹽企業談價格,這樣我也可以設個促銷、或者設個讓利給顧客。
那麼,鹽改到底是怎麼個改法?會對誰有影響呢?
據了解,食鹽價格放開後,各食鹽批發企業和取得食鹽批發許可證的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可跨區域經營食鹽批發業務。而食鹽的出廠、批發和零售價格也將放開,由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成本、食鹽的品質、市場供求狀況等因素自主確定。這也就意味著,鹽改之後,市場上會出現更多價格層次、更豐富、含有不同附加值的食鹽產品。
馬鞍山歐尚超市食品雜糧部門經理周闖闖告訴記者,價格放開背後,是食鹽批發主體的多元化。
周闖闖:鹽改之後會出現的現象,就是說品種非常多,比如說低端的鹽,500g的鹽只賣1塊5或者1塊8,這種我們現在是沒有的。然後別的地方也有賣那種稍微高端一點的鹽,比如說桶裝的,一桶大概二三十塊錢那種鹽,不同層次的需求都能夠滿足到。
不過,食鹽價格的漲跌還有一個變量,那就是銷售成本。馬鞍山市鹽業公司經理孫家倫透露,以往只有一個食鹽批發商的時候,食鹽上商超的貨架可能沒有渠道費用;但競爭一旦開始,爭搶渠道就會產生費用。鹽改後鹽價短期內可能下降,但長期看漲。不過孫家倫認為,鹽價事關重大,政府物價部門會隨時監控,適時調整。
孫家倫:我們分析一開始放開以後,有可能短期內有些企業他會把價格定得比較低,但是按照現在的生產成本,食鹽價格我們認為後面它是會上升。鹽改方案裡面都有強調,放開以後政府物價部門仍然始終對這個價格進行監控,當市場出現一些不正常情況的時候,採取措施保障食鹽價格的穩定。
除了價格,人們還關注食鹽質量。而引入市場競爭,勢必會給食鹽質量安全監管帶來挑戰。據中國鹽業協會初步統計,2015年全國共查處涉鹽違法案件6萬多起,同比增長9.5%。鹽業體制改革後,市場監管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中國報告大廳食鹽分析認為,價格方面的疑問已然明晰,接下來質量如何保證、品牌化如何構建就顯得更為重要了。作為關係到老百姓健康安全的重要問題,過去用工業鹽沖銷小包裝食鹽和醃製用鹽的案件還有可能發生,所以相關部門要加強食鹽市場監管,堅持杜絕各類不合格鹽流入食鹽市場,讓剛剛進入市場的新成員快速進入到食品安全法的懷抱當中。
更多食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食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