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業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的重要產業、朝陽產業。中國是世界第三大奶類生產國,2015年我們的奶類增產量達到了3870萬噸,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印度和美國。
調查顯示低溫奶已經成為國際液態奶消費的主流,而中國也緊跟著國際乳業發展的趨勢,甚至在近幾年達到平均24.3%的增幅,成為中國奶業新增長的主力軍,增速20%的低溫奶迎發展契機。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營養的關注,相較常溫奶更新鮮、更營養、更美味的低溫鮮乳製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歡迎。國內新鮮低溫產品已悄然占領市場30%份額,2015年常溫奶增速僅為2.7%,而低溫酸奶的增長達到10.5%。
蒙牛乳業近日發布公告,擬以18.73億港元收購現代牧業16.7%股份。公司稱,此舉是為加強蒙牛在高端乳製品市場的定位,支持發展低溫乳製品,控制整條價值鏈並進一步提升經營效益,成為綜合市場領先公司。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乳業整體增速滑落至個位數,有著20%增速的低溫奶產品成為新的增長動力,全國性乳業和區域性乳企紛紛加碼低溫奶業務。
此次收購現代牧業股份後,蒙牛持股比例高於30%,根據港交所的規定,這將觸發強制收購要約,蒙牛將以每股1.94港元的價格向所有現代牧業股東發出要約。
蒙牛方面公告稱,本次收購是為了加強蒙牛在高端乳製品市場的定位,支持發展低溫乳製品,現代牧業的上市地位不會受到危及。
在業內看來,蒙牛乳業此次增持是強化奶源控制,為低溫轉型做鋪墊。有專家表示,低溫奶將是蒙牛側重發展的業務。現代牧業的奶源分布較好,對於蒙牛乳業的低溫化產品戰略轉型能夠形成支撐。
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此前指出:「2015年,全國原奶產量達3900萬噸,其中低溫奶增長迅速,占液態奶的比重已經接近三成。隨著低溫奶產業發展不斷完善,未來低溫奶將持續快速增長。」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經營低溫奶產品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400家,並且區域龍頭乳企的低溫奶增速達到了20%左右。
業內專家介紹,相較於採用高溫滅菌工藝的常溫奶而言,以巴士殺菌奶為代表的低溫奶採用鮮奶為原料,全程冷鏈貯銷,是世界各國液態奶消費的主流產品。低溫奶快速發展的契機主要是上游奶源發展帶來的機遇,大型牧場規模化發展,奶源各項指標不斷提升,給低溫奶發展提供了價廉物美的奶源;同時,消費升級時代已經到來,低溫奶可以更好地迎合這種趨勢,並實現快速增長。
80後的消費觀念升級,讓不少的企業紛紛推出新品,使得低溫鮮乳製品的優勢日漸突出。乳企也不斷加大對低溫奶的布局。
乳業巨頭紛紛向上游拓展,打造乳業全產業鏈。現代牧業目前是國內最大的奶牛養殖公司,並於2008年與蒙牛簽訂10年的原奶供應協議,是蒙牛重要的原奶供應商。蒙牛通過收購現代牧業,開始向上游原奶拓展,保證了優質原奶供應,打通了乳業上下游全產業鏈。前幾個月,伊利發布增發方案,收購中國聖牧股份,也開始增強對上游原奶的控制。
目前正是原奶低點,也是收購上游較好的時機。近年來伊利、蒙牛紛紛加強在海外的布局,搶占海外的原奶資源。通過加強上游原奶布局,乳業巨頭實力進一步增強,也為未來長期穩健發展奠定了基礎。
乳業巨頭加快布局高端奶和低溫奶。隨著消費升級,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低溫奶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預測,高端奶、低溫奶將是未來乳業的增長亮點。
更多低溫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低溫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