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問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針對傳統的熱電,國家能源局制定了燃煤電廠「超低排放」行動計劃,「十三五」期間,將對包括熱電聯產機組在內的燃煤機組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後接近天然氣發電機組排放標準。目前,北方地區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3億千瓦,可分別減少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4.9萬噸、14.4萬噸、24.6萬噸。可再生能源供熱是清潔供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主要包括風電清潔供熱、太陽能熱利用、生物質能供熱、地熱能供熱等形式,其中風電清潔供暖為間接熱能利用,其餘為直接熱能利用。
2012年,新疆烏魯木齊率先實施燃煤鍋爐改用天然氣工程,並於當年供暖季前完工,5年來效果良好
北方城市冬季供暖是天大的事,也是糾結的事:爐火熊熊,暖意融融,室內溫度上去了,室外污染也跟著加重了。無論政府部門、供暖企業,還是普通市民,都在感嘆:住上暖屋子易,驅趕污染難。
為了喚回藍天白雲,烏魯木齊於2012年在國內率先實施「煤改氣」,即燃煤鍋爐改用天然氣工程,並於當年採暖季前完工,如今已進入第五個冬天,受到市民廣泛好評。
「變化特別明顯,煤煙味少了。」1月9日,烏魯木齊市民宋豫新向《經濟日報》記者談起當年「煤改氣」的效果,那個冬天,烏魯木齊告別了城市上空的「黑鍋蓋」,到紅山公園鍛鍊的老人明顯增多了。
數據表明,2012年冬至2013年春,是烏魯木齊「煤改氣」後首個採暖季,全市減少燃煤消耗500萬噸,減排二氧化硫3.5萬噸、煙塵1.7萬噸,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了86%,這是1995年有空氣品質監測記錄以來的最好成績。
2016-2021年中國清潔能源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近幾年,烏魯木齊清潔能源採暖工程不斷拓展。目前,主城區形成了以天然氣供熱為主,電採暖等清潔能源相結合的多元化供熱格局。去年10月,烏魯木齊空氣品質達標天數為29天,優良天數比例達93.5%。
在烏魯木齊「煤改氣」示範帶動下,臨近烏魯木齊的昌吉市去年開始實施「清新空氣」行動,陸續關停燃煤小鍋爐,通過新建天然氣集中供熱鍋爐等進行替代。
「全市清潔能源預計每年可減少煤炭消耗量3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654噸、氮氧化物排放1220噸,減少煙塵排放885噸。」昌吉市環保局副局長劉惠忠表示,通過清潔熱源建設,昌吉市空氣品質達標率將超過85%,比往年大幅提升。
「煤改氣」改善空氣品質效果良好,卻面臨供熱成本激增等問題。「沒有政府補貼,哪個企業都挺不住。」烏魯木齊一供暖企業負責人說,「煤改氣」之初,更換天然氣鍋爐、布局燃氣門站、鋪設高壓主幹管網等都需要巨額投入。運營後,目前每平方米供熱成本要高於居民繳納的價格標準,價格倒掛明顯。
昌吉東方環宇熱力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吳志剛算了一筆帳:在採暖季,為一平方米建築供暖,需消耗14至15立方米天然氣;如果採用燃煤,需40公斤左右。根據目前天然氣和燃煤價格計算,「煤改氣」後,供熱成本是原來的3倍左右。
激增的成本倒逼供熱企業提高效率。烏魯木齊華源熱力公司對煙氣餘熱、燃氣鍋爐排煙餘熱進行回收,煙氣排煙溫度由原來120攝氏度降至20至30攝氏度,提高了鍋爐綜合熱效率。
「讓各族群眾住上暖屋子」是烏魯木齊乃至整個新疆必保的民生工程,2014年至2015年採暖季,新疆在全國率先啟動水泥錯峰生產,即水泥生產企業在採暖季全面停窯,為期4個月。「一季『錯峰』生產,新疆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800萬噸、二氧化硫0.85萬噸,一定程度降低了排放疊加。」自治區建材行辦副主任孫存穩說。
由於「煤改氣」成本高,還可能面臨「氣荒」,於是「電化新疆」建設又提上了日程。今年,電能豐富的新疆計劃實現南疆750千伏電網全覆蓋,加快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供暖示範項目建設等,將力爭完成「電化新疆」建設投資1810億元以上。
更多清潔能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清潔能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