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車載導航技術要求不斷增加,當下,我國車載導航行業結合上下游產業鏈資源,第一時間掌握用戶需求變化,極大豐富車載導航行業應用前景,通過產品與服務質量的不斷優化升級,推動車載導航產業應用的爆發式增長。以下對2023年車載導航產業布局分析。
2021年中國智能網聯車載導航軟體市場規模約為75.7億元,同比增長26.2%。未來,隨著車載導航系統軟體平台化發展推進,車載導航系統單車總成本會逐漸下降(包含軟硬體),以及智能網聯車載導航軟體價值比例的提升,2022-2027年中國車載導航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分析報告指出,2027年智能網聯車載導航軟體市場規模將超過140億元,未來5年年複合增長率為10.8%。
從產業鏈來看,GPS導航儀上游為硬體和軟體;其中硬體包括晶片、天線、處理器、內存、螢幕、按鍵、揚聲器等組成部分。下游則主要是汽車行業。現從上游和下游兩大產業鏈來了解2023年車載導航產業布局分析。
晶片是半導體元件產品的統稱,又稱為集成電路,是一種將(主要包括設備,也包括被動組件等)小型化的方式,並時常製造在半導體表面上。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GPS導航儀行業現狀深度研究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2-2029年)》顯示,近年來得益於國家政策支持,我國晶片行業飛速發展,市場規模呈增長趨勢,據中國半導體行業測算,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達到8848億元,預計2022年將達11839億元。其中汽車晶片方面,我國作為汽車製造大國,汽車產量蟬聯全球第一,對汽車半導體需求旺盛,2020年中國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約為118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59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5.40%。
GPS導航儀的運行光有GPS系統還不夠,還需要一個汽車導航系統。2017年後,受到汽車銷量增速下滑的影響,車載導航系統增速也隨著放緩。2020年,中國車輛導航系統市場規模達到215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6.1%,預計2022年將達239億元。
車載GPS導航儀與汽車息息相關。因此主要受汽車市場的影響。雖然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汽車工業起步較晚,但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市場發展迅速,近年來汽車整車製造業得到快速發展,保有量不斷增加。據公安部統計,2021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95億輛,其中汽車3.02億輛。
汽車產銷量快速增長。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國。雖然近幾年來,汽車市場發展放緩。但預計隨著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人們收入水平將不斷提高,中國潛在汽車消費需求仍然巨大,汽車消費仍屬於「首次剛需消費」階段。從人均 GDP 和汽車保有的國際橫向比較看,中長期我國汽車市場仍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由此帶動著我國GPS導航市場的發展,從而也帶動了車載GPS導航儀市場的發展。
雖然近幾年來,汽車市場發展放緩。但預計隨著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人們收入水平將不斷提高,中國潛在汽車消費需求仍然巨大,汽車消費仍屬於「首次剛需消費」階段。從人均 GDP 和汽車保有的國際橫向比較看,中長期我國汽車市場仍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增長3.4%和3.8%;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增長均為1.6倍。2022年1-3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48.4萬輛和65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0%和0.2%。
另外從人均汽車保有量來看,國內與歐美等已開發國家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均汽車保有量僅為0.16輛,每千人汽車擁有量僅為160輛。而反觀美國、澳大利亞、義大利、加拿大等已開發國家的千人汽車擁有量,分別為837輛、747輛、695輛、670輛、591輛,遠遠超越了我國的千人汽車擁有量。
車載導航基於定位需求被創造出來,2023年車載導航將進一步取代智慧型手機。車載導航的前裝導航主要定位於高端車市場,而後裝導航定位於中低端車市場。車載導航是利用車載全球定位系統配合電子地圖來進行的,它能方便且準確地告訴駕駛者去往目的地的最短或者最快路徑,是駕駛員的好幫手。
以上就是2023年車載導航產業布局分析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