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我國典當行業依然保持較快發展。典當以其業務手續簡便、放款迅速等技術特點,維護自身權利以及履行自身義務的優勢,深受企業、家庭及個人喜歡。截止2017年我國共有典當行8050家。以下是典當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1987年12月,「成都市華茂典當服務商行」在成都正式掛牌營業,成為當時中國大陸的第一家典當行。1988年,遼寧、山西、廣州、上海等地均陸續出現了典當行,而北京第一家典當行「金寶典當行」到1992年底也開始試營業。現在中國典當行也已經進入連鎖經營時代,比較有名的華夏典當行、上海東方典當有限公司等已經進入連鎖經營很長時間。這表明我們國家的典當行業正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
2017年,我國典當行業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91.2億元,同比降低5.1%。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利息及綜合服務費收入)79.6億元,同比降低8.2%。雖然營業收入有所下降,但總體盈利能力上升。2017年,全行業實現營業利潤17億元,同比上升8.6%;淨利潤10.4億元,同比增長3%。但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加速推進,銀行信貸結構正積極向小微企業傾斜,加上小貸公司等類金融機構發展迅猛,典當業在內外競爭壓力下,行業虧損面與虧損額較上年有所上升。其中出現虧損(營業利潤為負)的企業有3100家,虧損面36.5%,較上年上升6.8個百分點;所有虧損企業的累計虧損額共10.4億元,同比上升4%,典當行業分析技術特點聽筆者娓娓道來。
1、拓寬絕當品處置渠道
典當行的絕當品處置,過去主要通過拍賣形勢,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有一些典當行通過自建網上商城、與電商平台合作等模式,將絕當品的處置搬到網上,藉助網際網路平台的優勢,進行絕當品處置。
2、通過P2W解決典當行融資難題
根據《典當管理辦法》,典當行不得向銀行以外的任何機構或個人融資,而銀監會下發的《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防範外部風險傳染的通知》,嚴禁向典當行提供授信,徹底關上典當行融資的大門。目前通過與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合作,典當行可以通過債權轉讓的形勢,盤活存量信貸資產,增加自身資金供給。
3、利用大數據提升風控的科學性
作為類金融行業,風險控制是典當行業永恆的話題。但典當行業風險控制的措施和手段大多基於對當物的控制,但在當前經濟環境,當物的處置面臨著訴訟時間長、執行難度大、拍賣沒買家的多重難題。
通過典當行業分析技術特點,目前我國典當行業所涉業務有:房產典當融資、汽車典當融資、股票典當融資、民品(珠寶、玉石、黃金、鑽石、首飾、手錶、奢侈品等)典當融資 、藝術品(古玩、字畫、油畫等)典當融資和其它財產權利的典當融資等都可進行。
綜上所述,典當是我國歷史上最為古老的非銀行性質的金融行業,典當行業具有對當物的鑑定、評估、作價等服務功能,典當行業充分發揮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未來典當行在法律風險規避、鑑定估價能力和市場風險規避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以上是典當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更多典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典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