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解鋁產銷率呈現穩定增長,截止到2019年四季度,我國電解鋁銷量為3309%,產銷率為100.2%,期末庫存比年初下降16.6%。下面進行電解鋁行業數據統計分析。
電解鋁行業分析表示,到目前,我國建築、電子電力、交通運輸、耐用消費品、鋁材出口以及包裝容器是我國鋁消費最大的行業,其分別占比32.1%、15.2%、12.4%、11.3%、11.0%、8.3%,合計占比90%以上。
成本壓力下電解鋁企業主動減停產達到85.27萬噸。根據統計,節前僅有中鋁山西14萬噸電解鋁產能可能減產並轉移產能指標。然而由於原料端價格高企,部分高成本地區的電解鋁企業提前對電解槽進行檢修或者主動減停產,根據統計,目前已減產產能高達85.27萬噸。
減產背景下的需求復甦帶來短期供需抽緊。電解鋁供給端一般較為穩定,主要原因是因為電解鋁電解槽關閉和開啟帶來的成本提升,導致電解鋁因為的成本壓力的減產往往具有較高的耐受性,但是一旦減產後,電解鋁重新開啟的速度往往較慢,導致電解鋁供需的彈性較大,近期也在鋁價上得到較大體現。
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下游需求也在逐步恢復,是鑑於目前龐大的房屋施工面積,房地產竣工有望持續回暖;隨著二手車交易以及汽車下鄉等一些汽車刺激政策,汽車產銷也有望繼續持續改善,同時電網投資持續超預期,電力用鋁有望成為新亮點;家電方面,隨著房地產竣工端回暖,作為地產後周期的家電銷售有望長期向好。
儘管鋁產品出口受限,但是內需的持續修復有望帶動電解鋁需求回暖。長期來看,氧化鋁產能仍明顯過剩,加上電解鋁產能天花板已定,電解鋁成本端壓力不大。隨著需求端的持續修復,經濟復甦背景下電解鋁行業迎來轉機,電解鋁利潤有望持續維持較高空間。
作為支撐中國新型工業化,尤其是戰略新興產業,以及「中國製造2025」的關鍵基礎金屬材料,自建國以來,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鋁工業實現了高速發展。但隨著投資的過度,電解鋁產能急劇膨脹,自2001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電解鋁生產國後,產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
而與高產量相對的是,行業產能利用率的逐年下降,尤其是自2012年以來,電解鋁產能利用率長期處於70%左右低位徘徊。電解鋁產能嚴重過剩,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產需失衡,價格斷崖式下跌,導致國內電解鋁企業的盈利狀況明顯惡化。以上便是電解鋁行業數據統計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