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動力電池行業分析報告 >> 2025年動力電池市場前景分析:動力電池市場退役量將達到82萬噸

2025年動力電池市場前景分析:動力電池市場退役量將達到82萬噸

2025-04-01 17:09:15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攀升,動力電池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突破3140萬輛,大量動力電池即將面臨「退役」,預計2025年動力電池退役量將達到82萬噸,而自2028年起,退役量將超過400萬噸,廢舊電池回收利用行業產值有望突破2800億元。在這一背景下,如何安全、高效地回收利用動力電池,已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本文將從動力電池回收的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策略等方面展開深入探討,旨在為相關從業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參考。

動力電池市場前景分析

  一、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現狀:產能增速減緩,行業步入理性發展階段

  自2016年起,我國乘用車製造商需為電池等核心部件提供8年或12萬公里的質保。如今,質保期臨近尾聲,越來越多車主面臨動力電池「退役」後的處理難題。與此同時,多地公交車運營公司也因電池續航能力不足、採購更換成本高、補貼退坡等因素,在動力電池回收問題上陷入困境。據《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動力電池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數據,2024年我國動力電池和其他電池累計銷量為1039.5GWh,累計同比增長42.4%,全國動力電池產能已突破1800GWh。通過補貼政策引導老舊電池更換,可有效消化過剩產能,優化資源配置。然而,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規範化回收率不足25%,回收渠道不暢等問題依然存在,行業的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二、動力電池回收的挑戰:「白名單」與「黑作坊」的博弈

  動力電池市場前景分析提到動力電池中蘊含豐富的鋰、鈷、鎳等金屬資源,其回收利用不僅有助於緩解上遊資源的擴產壓力,降低對關鍵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還對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退役」電池回收涉及公共安全和環境保護,因其含有多種金屬和化學物質,若操作不規範或處理不當,極易引發火災、爆炸等安全事故,其中的重金屬、有害物質還會對土壤、水源、空氣等造成環境污染。為規範回收市場,2018年至202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先後公示5批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的「白名單」,篩選出具備回收處置資質和能力的企業,入選企業有156家,但其中同時具備梯次利用和再生回收雙資質的企業僅有12家。與此同時,一些「黑作坊」「小作坊」因成本低、環保能力欠缺,反而獲得了更高收益,與正規電池回收企業形成了鮮明對比。近年來,隨著鋰電池閉環回收機制的逐步落實,以及數位化溯源技術的不斷進步,企業陸續給動力電池裝上了「數字身份證」,通過二維碼等數據載體,實現生產、銷售、拆解、利用全程可追溯,有效規範管理整個電池回收鏈條,對非法回收拆解電池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鋰電池規範化回收正在步入正軌。

  三、動力電池回收的發展策略:打造全產業鏈閉環回收體系

  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即將進入規模化「退役」階段,全面提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至關重要。技術創新是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力量,電池回收這片藍海吸引了大量企業入局。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17.2萬家電池回收相關企業,其中超六成於3年內成立。涉及電池回收業務的企業主要分為電池生產企業、車企以及材料企業這三種類型。各行業龍頭企業在電池回收方面的布局已趨於完善,如寧德時代通過「電池—生產—回收—材料再生」閉環布局,與車企合作建立回收網絡,在電池回收等產業鏈關鍵領域擁有核心技術優勢;比亞迪在全國布局40多個動力電池回收網點,構建了「拆解—回收—再生」的全鏈條能力;格林美專注於濕法冶金和再生材料提取,鎳鈷回收率超98%,每年再生利用產能超過5000噸。2024年是我國首批新能源汽車電池脫保的關鍵節點,政策密集出台,不僅展示出我國對電池回收產業的重視,還促進了行業規範化發展、法治化建設,推動整個電池回收行業進入新階段。其中,工業和信息化部2024年12月修訂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提出,企業應建立產品可追溯、責任可追究的質量保障機制,增加再生利用產品強制性標準要求,進一步提升綜合利用產品質量。今年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行動方案》提出,應強化全鏈條管理,著力打通堵點卡點,構建規範、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體系。未來,要打造全鏈條閉環運作體系,建立健全回收利用機制,更好地激活市場;同時要繼續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加強電池回收利用全過程監管,以法治化手段規範回收行業,助推行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總結

  2025年,我國動力電池市場將迎來大規模「退役潮」,這既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也對回收利用提出了嚴峻挑戰。當前,我國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雖已取得一定進展,但仍面臨諸多問題,如規範化回收率低、回收渠道不暢、「白名單」與「黑作坊」並存等。為應對這些挑戰,需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完善政策法規,強化全過程監管,打造全產業鏈閉環回收體系,推動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從而更好地服務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長遠發展,助力我國能源轉型與環境保護事業。

更多動力電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動力電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