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國放射性藥物行業現狀了解到,我國臨床核醫學使用放射性藥品進行診斷和治療始於50年代後期,當時放射性藥品的供應全部依賴從國外進口,60年代初期,我國開始研製放射性藥品。下文是對2015年我國放射性藥物行業現狀分析詳情。
近年來,放射性藥物不僅可以為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靈敏的分子探針和藥物治療,而且在新藥研發領域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放射性藥物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醫學診斷和治療用的一類特殊藥物。用於機體內進行醫學診斷或治療的含放射性核素標記的化合物或生物製劑。
放射性藥物又可以分為診斷放射性藥物和治療放射性藥物兩種。其中,單光子(spect)放射性藥物中,99mtc標記的各種化合物,占核醫學診斷用藥的80%以上。正電子(pet)放射性藥物,自20世紀80年代,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用反應堆生產了18f,並人工合成了18f-fdg 後,開始了研發歷程。現今,其品種已經超過了20種。
目前,世界上有spect一萬多台,我國有500多台。由於成本遠比pet低,因此,spect已成為當前核醫學臨床診斷中使用最廣泛的手段之一。更多2015年我國放射性藥物行業現狀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放射性藥物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pet是當前放射性藥物顯像技術中解析度最高的顯像裝置。目前,全世界有650多台醫用回旋加速器,約2200台pet或pet/ct裝置。我國雖然在此方面起步晚,但發展迅速,現已有130多台pet或pet/ct裝置,70多個小型回旋加速器。
紐約pet放射性藥物生產基地的戰略是開發最先進的pet放射性醫用藥物的生產和分銷網絡。除了正在研發的新藥物外,目前ncm公司主要生產臨床中最穩定、應用最普遍的18-f-fdg(氟脫氧葡萄糖)。它能用於各種疾病的診斷、治療方案制定和治療效果的評價,市場十分廣大。
未來,體內放射性顯像藥物的發展總趨勢將繼續圍繞pet和spect所要求的方向發展,而且通過對儀器和藥物的進一步改進,期望spect的解析度和靈敏度能進一步接近pet。臨床使用上,兩類藥物達到優勢互補。
我國未來放射性藥物領域還需在以下幾個方面改善:大力加強醫用放射性核素的研製,加強基礎放射性藥物化學研究,系統開展受體分析顯像劑的研究,開展多模式多功能複合分子探針的研究。
更多放射性藥物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放射性藥物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