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照明行業步入弱勢大環境擠壓下的新陳代謝整合過程,2011-2019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8.60%,銷售比例多年來基本占總產值的40%-45%之間,中國產品製造能力和出口量已居全球首位,以下是工業照明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
全球照明產業鏈向中國轉移,同時照明產業逐步向綠色照明、節能、環保方向發展,LED照明趨勢確立,我國照明產業後來居上,也因此獲得良好發展機遇,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工業照明行業分析指出,自2013年後,行業整體銷售額雖然還在增長,但和前期相比,增速明顯放緩,已從之前的高速增長轉變為目前的平穩增長。
2019年,我國照明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盈利約為280億元,連續三年利潤負增長;而2019年的規上企業利潤率不到6%,比之前些年的7.2%-7.5%可謂雲泥之別。工業照明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原因在於在各項運營成本剛性上漲的大背景下,終端價格則因慘烈的競爭環境一降再降,企業利潤空間則受到了很大擠壓。
工業照明用電占比較大,大約占我國照明用電量的28%左右,LED工業照明節電效果明顯。同時,LED在工業照明滲透率也逐步提高,目前產品結構還是以替代產品為主,工業照明中直管燈用量約占一半。其次,工業照明投資回收期時間較短,一般為2-3年左右。再次,對照明的特殊要求更能發揮LED照明產品特色。另外,工業照明的商業模式還需要進一步探索。通過CSA調研數據顯示,目前60%以上的LED照明企業都將工程渠道營銷方式作為首選;而專業燈具市場、零售渠道、超市商場等傳統渠道話語權提升緩慢;專賣體驗店、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商等多樣化渠道和模式則還需進一步探索。
隨著LED照明在全球照明市場主流地位的不斷提升,LED照明市場份額將大幅攀升。近年來,工業廠房等建築面積的持續增加,對LED照明的應用需求空間逐步放大。工業照明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2020年工業照明的滲透率將達到18%,2022年將突破30%。而我國工業用電量一直占全社會用電70%以上,工業節能的需求強勁,巨大的市場空間也使得我國LED工業照明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速。
目前,我國工廠照明設計範圍包括室內照明,戶外裝置照明,站場照明,地下照明,道路照明,警衛照明,障礙照明等。可分為:正常照明、應急照明、值班照明、警衛照明和障礙照明。其中應急照明包括備用照明、安全照明和疏散照明等。
2020年,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影響,照明行業進入了幾年前曾經預判的結構調整和產業整合、洗牌階段,產業的冰火兩重天在今年上半年顯得尤為突出。總結和分析行業的熱點,判斷未來照明行業的走勢,對照明行業產業鏈上各方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不樂觀也不意味著悲觀,以上便是工業照明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工業照明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業照明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