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麵有改善貧血、增強免疫力、平衡營養吸收等功效,我國掛麵市場銷量近些年來同比微增長約4%,前10位的品牌企業市場份額總和約30%,以下是掛麵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
掛麵受到中老年人及家庭主婦喜愛,我國掛麵產量逐年增長。掛麵行業分析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我國掛麵行業總產量約為812萬噸,同比增長了4%。
掛麵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掛麵是一種細若髮絲、潔白光韌,並且耐存、耐煮的手工麵食,有圓而細的,也有寬而扁的,主要品種有普通掛麵、花色掛麵、手工掛麵等;按輔料的品種分有雞蛋掛麵、西紅柿掛麵、菠菜掛麵、胡蘿蔔掛麵、海帶掛麵、賴氨酸掛麵等。
從市場格局來看,目前我國掛麵市場主要分為四大梯隊,金沙河面業占據行業龍頭地位。具體來看,以金沙河面業、克明面業為代表的是第一梯隊,占據國內約20%;以中糧集團、博大面業、金龍魚、今麥郎等為代表的是第二梯隊,以裕湘、永生、興盛等為代表的是第三梯隊,而第四梯隊則為眾多小型企業。到2020年,陳克明、金沙河、博大春綠、裕湘、春絲、興盛、香雪、金健以及塞北雪為我國的掛麵十大品牌。
從產品價格結構來看,其中目前主要以低端產品為主,中高端產品占比較低,其中掛麵價格在5元以下的市場份額占比達60%,5-8元占比30%,而掛麵價格在8元以上的市場份額占比僅為10%,目前低價產品仍占據大部分市場,各企業仍需以低價產品搶占市場,不過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國中高端掛麵市場份額有望提高。
從行業技術門檻標準來看,行業技術門檻較低,有地域習慣差異,市場分散,同質化現象嚴重。掛麵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各地都存在一些區域性掛麵品牌,如上海「味都」、北京「豐大」、湖南「金健」、「裕湘」等等,全國性品牌掛麵企業鳳毛麟角。
目前,我國市場掛麵仍以傳統低檔產品為主,中、高檔產品比重不到總量的10% ,很多掛麵企業都在努力使自己的產品結構多元化、系列化。預計大品牌除金沙河、陳克明外等少數品牌外,行業品牌運作處於原始狀態,品牌的策劃能力和傳播能力處於較低的水平,且知名度和認知度不高。
總體來看,我國掛麵產業仍處在轉型期,與成熟產業相比仍有相當的差距。存在產業集中度低、區域發展不平衡、監控管理有待規範、技術創新亟待加強等。由於部分掛麵企業的技術及資金門檻低,導致行業內競爭不規範;由於多數企業規模偏小,盈利能力低;導致行業發展的原動力不足;由於市場購買能力制約,有些機械廠家缺乏創新激情;由於缺乏技術資源和產品推廣的營銷手續創新,導致業界內模仿成風,以上便是掛麵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掛麵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掛麵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