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矽片製造大國,2017年我剛矽片產量約為188億片,折合產量為87.6GW,同比增長39%,約占全球矽片產量的83% ,其中單晶矽片產量約為60億片。以下對矽片市場現狀分析。
矽片是最重要的半導體材料, 目前90%以上的晶片和傳感器是基於半導體單晶矽片製造而成, 矽片的供應與價格的變動情況將對整個IC晶片產業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我們詳細分析了全球半導體矽片的供給與需求以及價格的變動情況,發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大機率將在未來幾年繼續上演,矽片產能的擴張速度將低於IC晶圓製造的需求增速,矽片的價格也將一改過去幾年的下滑趨勢,這為半導體矽片產業的投資帶來新的機遇。現從三大市場現狀了解矽片市場分析。
受益於光伏行業發展,全球產能規模穩定增長。2016年,全球矽片產量達到69GW,同比增長15%。中國矽片產量快速增長,承包幾乎全球所有矽片供給。2016年,中國矽片產量達到64.8GW,同比增長35%,產量全球占比約94%,幾乎全球矽片都來源於中國。全球產能布局主要集中於亞洲,中國占據壟斷地位。中國產能全球占比約為90%,其中中國大陸占比82%,台灣占比6%。
全球半導體矽片市場規模在2009年受經濟危機影響而急劇下滑, 2010年反彈之後,2011年到2013年,由於300毫米大矽片的普及,造成矽片單位面積的製造成本下降,同時加上企業擴能競爭激烈, 2013年全球矽片的市場規模75億美金,連續兩年下滑。2014年以來受汽車電子及智能終端的需求帶動, 全球半導體矽片出貨量開始復甦。根據Gartner的預測,到2020年全球矽片市場規模將達到110億美元左右。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材料需求國。2016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為 443 億美金,其中中國大陸市場銷售額為 65億美金,占全球總額的 15%,超過日本、美國等半導體強國,僅次於台灣、韓國,位列全球第三。
同半導體設備等配套設施一樣,我國半導體材料也面臨著自給率不足、規模小、高端占比低等問題。與國外企業相比,我國半導體材料企業實力較弱,但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國內企業研發和產業投入增加等,各種材料領域均已取得突破,在逐步實現部分國產替代。
目前我國12寸矽片需求量為45萬片,隨著晶合集成、台積電南京和格芯成都的陸續投產,加上紫光南京、長鑫合肥、晉華集成三大存儲晶片廠的建成,預估到2020年我國12寸矽片月需求量為80-100萬片。拋開外資晶圓廠(三星西安、SK海力士無錫、英特爾大連、聯芯廈門、台積電南京、格芯成都)的產能,國內的月需求量約為40-50萬片。屆時國內12寸矽片的進口依賴度將會下降。
在矽片的下游應用方面, 根據2016 年12 月發布的報告 ,2015 年全球半導體矽片需求量為 633 億平方厘米,預計 2016 年增速為 3.8% 。 其中 2015 年 ,智慧型手機和電腦的 消耗量合計占比為 41.23%,預計 2016 年將出現下滑, 採用 NAND FLASH 工藝的SSD 將實現 33% 的增長,其他行業應用均將有5-10%的增長。
目前國內市場領跑者與分布式加速單晶替代多晶,深耕單晶的企業正在大規模擴產,鞏固成本優勢;原來做多晶矽片的企業,受市場需求引導,也開始上游擴單晶產能。矽片環節單晶替代多晶的趨勢在1-2年內還會繼續。以上對矽片市場現狀分析。
更多矽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矽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