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稀土具有南重北輕的特點,其中白雲鄂博礦儲量占全國稀土總儲量的80%以上,是中國輕稀土主要生產基地。隨著經濟轉型升級進入深水區,稀土的供應開始受到政府的強力管制。以下對稀土行業現狀分析。
2020年度中國第一批稀土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66000噸,對應2019年的50%。其中離子型(以中重稀土為主)指標9575噸,岩礦型(輕)指標56425噸,按照十三五規劃預計2020年國內總量控制計劃持平或小幅提升,但增量均為輕稀土並不在中重稀土。2019-2024年中國稀土磷肥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指出,我國稀土資源地區分布中,我國內蒙古的稀土資源最為豐富,稀土礦開採總量約為35375噸,占總開採量的53.6%,品種為岩礦型稀土;其次是四川的岩礦型稀土19000噸,占總稀土礦開採總量的28.8%;隨後是江西的離子型稀土4250噸,占總稀土礦開採總量的6.4%。
我國稀土工業和稀土應用成為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伴隨著世界性的新技術潮流而迅猛崛起的一項新興產業。現從三大市場狀況來分析稀土行業現狀。
中國是世界稀土儲量和生產第一大國,多年來稀土的產量占全球的80%以上,尤其加工和提煉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許多已開發國家都是稀土需求大國,僅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稀土量就約占其總需求的80%。
2020年,國內稀土消費總量達19萬噸。從稀土的消費結構看,永磁材料的應用占比高達42%,稀土新材料占比66%,稀土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是未來稀土業的主要增長點。一台變頻空調的高端磁材用量為0.25kg,2018年國內家用變頻空調產量為6332.5萬台,對應稀土用量為2.6萬噸,占國內每年稀土產量的20%以上。一輛新能源汽車高端磁材用量為3~5kg,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量127萬輛,對應稀土用量為0.6-1.1萬噸,占國內每年稀土產量的6.5%左右。預計隨著未來全球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的發展,稀土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
中國稀土消費量居全球首位,占比全球56.5%。國內稀土需求市場中,磁材需求市占比為25%,以略微優勢居第一。其次市占率超過10%的產業分別是石油裂變催化劑、拋光、儲氫產業,市占率分別為15%、14%、14%。
我國越來越重視科技的投放力度,未來將繼續加大稀土高端產品的技術研發投入,建立專利聯盟,將國家在稀土資源開發中收取的資源稅主要投入到稀土高端產品的研發中,進行長遠技術布局,搶占稀土產業的技術制高點。
更多稀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稀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