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在海水養殖業方面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巨大成就。以下是中國海水養殖發展現狀:
20世紀50年代,國家為了發展制碘工業,重視海帶養殖技術的研究,大力發展海帶養殖,海帶養殖的興起標誌著中國現代海水養殖業的誕生。1959-1976年,海水養殖產量穩步增長,海水養殖相關技術有所發展。1978-1992年,海水養殖產量和面積增長較快,海水養殖相關技術全面突破,對蝦養殖和貝類養殖迅速發展,海水魚類養殖也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1992年至21世紀初,我國海水養殖產量和面積繼續增長,增速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我國藻類、貝、蝦、魚育苗和養殖技術當時已經茂盛成熟,科研重點開始轉向新品種繁育、病害防治、生態養殖等方面。經過近30年的高速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海水養殖生產國,海水養殖產量約占全球海水養殖總產量的70%,海水養殖業在我國大農業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一些沿海地區,海水養殖已經發展為當地農村的支柱產業,成為經濟發展和漁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動力。
海水養殖發展現狀指出,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我國的海水養殖產量呈逐年遞增態勢。從80年代開始,傳統的水產養殖業已由小範圍、分散經營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1985年產量達到125萬t,1995年增加到722萬t,2005年達到139萬t,2005年產量是1985年的11.1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水產養殖大國。50餘年間,我國海水養殖業的發展經歷了三次熱潮。第一次熱潮以藻類養殖為代表,第二次熱潮以對蝦養殖為代表,第三次熱潮以扇貝養殖為代表,近年來以海水魚類養殖為代表的第四次熱潮正在興起。
中國的海水魚類養殖雖然發展的相對較晚,但隨著海水魚類苗種繁育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設施養殖技術與模式的不斷創新,近年來海水魚類養殖產量呈逐年遞增的發展態勢(圖1990~2006年中國海水魚養殖產量)。2006年全國海水魚類養殖產量715275t,其中海水網箱養殖產量342387t,工廠化養殖產量85718t,分別占海水魚類養殖總產量的47.87%和11.98%。在海水魚類養殖產量中,主要10個養殖品種(類)的產量為436305t,占總產量的61%。2006年全國10個主要養殖魚類的產量情況如圖所示。我國海水魚類養殖的主要方式有工廠化養殖、池塘養殖和網箱養殖。2006年全國海水網箱養殖產量達到34.24萬t。普通小型網箱養殖面積2545.4萬m2;大型深水抗風浪網箱有3800多個,養殖水體51.8萬m3。海水網箱養殖已發展成為我國海水養殖的重要產業之一。目前,世界上海水魚類的種類約有1.3萬種。我國有海水魚類1694種,現已開發的約60種,產業化的約30種。海水魚類養殖,尤其是海水網箱養殖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
分析中國海水養殖發展現狀,近年來,中國海水養殖業已從過去追求養殖面積擴大和養殖產量增加,轉向更加注重品種結構的調整和產品質量的提高。新的養殖技術和新的養殖品種不斷推出,養殖領域進一步拓展,名特優水產品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工廠化養殖、生態健康養殖模式迅速發展,深水網箱養殖發展勢頭迅猛,養殖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程度逐步提高。
更多海水養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海水養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