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是一個熱門行業,會計部門在企業里絕對是一個核心部門,會計政策具有實際意義。會計政策將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社會健康發的重要力量。以下是會計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的計量單位,以憑證為主要的依據,藉助於專門的技術方法,對一定單位的資金運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的核算與監督,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參與經營管理、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古義是集會議事。我國從周代就有了專設的會計官職,掌管賦稅收入、錢銀支出等財務工作,進行月計、歲會。亦即,每月零星盤算為「計」,一年總盤算為「會」,兩者合在一起即成「會計」。會計行業政策及環境聽筆者娓娓道來:
會計行業政策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所遵循的具體原則以及企業所採用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具體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政策及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的徵求意見稿中規定:企業選用會計政策,主要涉及下列具體內容:
1、綜合性會計政策:合併政策(包括企業合併和合併會計報表)、外幣業務(包括外幣業務處理及外幣報表的折算)、估價政策、租賃、稅收。利息、長期工程合同、結帳後事項;
2、資產項目:應收款項、存貨計價、投資、固定資產計價及折舊、無形資產計價及攤銷、遞延資產的處理;
3、負債項目:應付項目、或有事項和承諾事項、退休金;
4、損益項目:收入確認、修理和更新支出、財產處理損益、非常損益;
5、其他。我們認為,研究與開發、衍生金融工具、費用分配方法、成本計算方法等也是構成企業會計政策的重要方面。
會計行業環境
會計行業是服務改革開放和證券市場審計監督和專業服務的重要力量,在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服務社會管理創新,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維護國家經濟信息安全,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為:
1、源源不斷地社會需求
需要會計的地方很多,首先,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其次,各個企業、再其次,政府及非盈利組織。會計掌握的是一個團體的經濟命脈,所以,每一個團體都需要他們。且每年新增的企業數以萬計,有企業產生,就有對會計的需求,所以,會計是一個永不衰退的產業。
2、企業文化不同會計應用效率不同
在行政利益誘導的企業,企業運行的目標是完成上級規定的各項指標,管理上長官意志代替一切,管理會計的應用效率就低,同時,這樣的企業目標決定了企業只注重眼前利益,必然要採取一些短期行為而忽視企業的長遠市場價值,不可能運用管理會計去規劃企業未來的發展,在市場機製作用下的企業,企業的目標是企業價值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利用包括管理會計在內的現代管理方法,對企業進行規劃,將企業納入戰略發展的軌道上來。在將人看作是權利的工具的專制企業,責任會計就難以推行,也很難將員工的工作目標與企業的目標結合起來;相反,在較為民-主及尊重人的個性的企業,則能夠將員工的工作目標與企業的長遠目標有機的結合起來,使企業的目標被自覺納入到員工的日常工作中,為責任會計的實施創造一個良好氛圍。我國的當務之急是建立市場機制相符合的企業運行機制,進而建立企業先進的文化。
綜上所述,會計是一個永不衰退的產業。隨著我國會計服務市場的逐步開放,會計行業競爭會越來越大。未來精神文明建設的長期性也決定了會計行業環境的好壞,會計政策將引起企業的重視。以上是會計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更多會計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會計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