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活塞行業技術了解,日前,由深圳藍景自主開發的一種全新技術高效壓縮機——液體活塞壓縮機,已成功完成理論設計。綜合以上諸多技術優勢,液體活塞壓縮機其壓縮效率約為傳統壓縮機的1.2-2倍,壽命約為傳統壓縮機的2-5倍,成本降低約20%-50%。現對2015年我國活塞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據活塞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了解,日前,由深圳藍景自主開發的一種全新技術高效壓縮機——液體活塞壓縮機,已成功完成理論設計。此種機型較常用壓縮機能效水平高出1-2倍,成本降低約20%-50%。一旦在實體機器上研發成功,將為壓縮機、泵節能減排帶來巨大經濟與社會效益。
液體活塞壓縮機的優勢特性為:
一、零泄漏。傳統壓縮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泄漏:活塞機的活塞與氣缸內壁之間,螺杆機的轉子之間、轉子與機殼之間,渦旋機的動、靜葉之間,離心機的葉輪頂與缸內壁之間等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密封。而在實際運轉過程中,由於摩擦損耗、高溫導致的熱、力彈性變形等,使得實際運行間隙會進一步增大。流體通過間隙的泄漏直接影響容積效率和總效率。而本壓縮機由液體充當活塞,與氣缸內壁之間則是完全密封,不存在任何泄漏。
二、零餘隙。傳統活塞式壓縮機的余隙量是影響效率的主要因素,因為固體活塞不能壓縮至氣缸底部,否則會發生撞缸,所以固體活塞與氣缸底部之間留有一定縫隙,再加上止回閥本身也占有空間,這些余隙會在活塞壓縮終末時在氣缸內殘餘部分高壓氣體,這些高壓氣體在吸氣時又會膨脹,使吸氣量大大降低,嚴重影響壓縮機效率。而液體活塞則可以完全淹過氣缸底部及止回閥,無任何余隙,從而明顯提高功效。
三、零熱阻。氣體被壓縮時會產生大量熱,散熱效果直接影響壓縮機效率和壽命。傳統壓縮機散熱方式中效果最好的是在壓縮缸外加冷卻水套,缸內熱量須透過缸壁再傳給水套內的水,水吸收熱量後再循環到散熱器。而液體活塞壓縮機的液體同時又充當了冷卻液。液體活塞直接參與氣體壓縮又直接吸收熱量,然後經散熱器將熱量釋放回收利用。它不僅在第一時間高效地解決了傳統壓縮機的散熱難題,並能以最低成本、最充分地實現了壓縮機大量廢熱的回收,用以供暖、烘乾、制熱水。
四、零磨損。傳統壓縮機都是固體與固體配合進行壓縮動作,動與靜兩部分的磨損不可避免,而液體活塞壓縮機利用液體在氣缸內上升或下降代替傳統的活塞運動來實現氣缸的吸氣和排氣。由於液體活塞對氣缸壁的磨損相對於固體活塞與氣缸壁的磨損來比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實現了零磨損。因而大幅提高了機器工作壽命。
五、無摩擦熱。傳統壓縮機機械部件在高速運轉時會產生大量摩擦熱,這些熱量若不及時排出,會使壓縮機溫度升高,出風量減少,功耗增大,最後導致損壞。液體活塞在缸體往復運動中幾乎無摩擦熱產生。
六、無潤滑油。由於液體活塞的獨具特性,做功部件已完美的實現了絕對密封、運動零摩擦,也就無需潤滑油,因此能夠提供優質的壓縮氣體,滿足在用氣品質要求高的領域,如紡織、冶金、噴塗、電鍍、食品、化工、醫藥、石油、航空等場所的需要,應用前景廣闊。同時也避免了傳統壓縮機在使用過程中因潤滑油而產生的一系列維護難題,減少使用成本。
更多活塞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活塞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