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化浪潮的推動下,2025年的金融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隨著數位技術的飛速發展,金融領域正逐步邁向智能化、高效化和普惠化。數據顯示,數字金融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其在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拓展服務邊界以及促進經濟包容性增長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在這一過程中,金融行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技術應用的不成熟、風險管理的複雜化以及戰略組織的滯後性等。如何在數字時代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成為金融機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將從數字金融的發展潛力、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等角度展開探討,旨在為金融行業的數位化轉型提供有益的參考。
數字金融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模式,相較於傳統金融,展現出諸多顯著優勢,其發展潛力巨大。
(一)規模優勢凸顯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金融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其可重複利用、低競爭性和低排他性的特點,使得規模經濟效應更加突出。金融機構通過擴大網絡用戶規模,能夠實現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以支付結算業務為例,跨境支付結算的傳統模式存在延遲長、成本高的問題,而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的應用,可將交易時間縮短至6—9秒,成本至少降低一半。此外,大型金融機構憑藉其規模優勢,在數字金融領域的發展中更具競爭力,其資產利潤率也相對較高,如大型商業銀行的資產利潤率普遍高於中小銀行。
(二)先發優勢明顯
數字金融領域,先發優勢尤為重要。具有先發優勢的金融機構能夠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以較低的成本服務大量客戶,從而迅速擴大市場份額。例如,建設銀行在個人養老金領域通過手機銀行渠道開立個人養老金帳戶的戶數占比超過85%,其領先優勢在數字金融的推動下進一步放大。而中小金融機構由於技術基礎薄弱、專業人才匱乏等原因,在數字金融的發展中面臨較大挑戰,其相對劣勢可能進一步凸顯。
金融行業趨勢指出儘管數字金融具有諸多優勢,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戰略組織、業務模式、風險管理以及技術應用等方面。
(一)戰略組織滯後
隨著數位技術的快速發展,金融行業的組織方式和財富積累方式發生了深刻變革。然而,金融機構在戰略組織層面的轉型相對滯後,難以適應數字時代的發展需求。許多金融機構在數字金融發展方面缺乏系統性的戰略規劃,戰略組織層面的調整缺乏清晰的路線圖,導致後續發展乏力。
(二)業務模式亟待優化
數位技術的發展為金融業務模式帶來了顛覆性變化。金融機構需要不斷創新業務模式,以更好地服務客戶。然而,目前金融機構在業務模式創新方面仍存在不足。例如,銀行業在信用評估方面仍依賴傳統的財務數據和抵押資產,難以適應數字金融時代的需求。此外,金融機構在場景融入和生態圈建設方面的經驗相對不足,需要進一步探索實踐。
(三)風險管理難度增加
金融行業趨勢分析提到數字金融的發展使得金融風險的產生和傳播方式發生了變化,風險管理難度增加。一方面,數字金融增加了金融機構之間的聯繫,導致金融風險更容易發生鏈式傳導;另一方面,數據信息的快速傳播使得金融風險的傳播速度更快。例如,2023年矽谷銀行和簽名銀行的倒閉事件,均在短時間內發生了大規模的存款擠兌,顯示出數字金融模式下金融風險的快速傳播特點。
(四)技術應用有待深化
雖然金融機構在數位技術應用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但仍面臨一些問題。首先,部分數位技術本身不夠成熟,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存在困難。其次,金融機構在新技術、新模式的探索方面理念相對滯後,戰略規劃與業務實際落地之間存在脫節,專業人才短缺,導致技術應用範圍受限。此外,金融機構在數據治理方面還存在數據質量不高、標準不一致、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索有效的管理手段。
面對數字金融的發展潛力和挑戰,金融機構需要從戰略組織、業務模式、風險管理以及技術應用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適應數字時代的金融發展模式。
(一)完善金融經營服務模式
金融機構需要圍繞數字金融的特點,完善金融經營服務模式。在戰略和組織架構方面,金融機構應形成數字金融發展的企業級戰略,明確戰略地位,並在組織架構上進行相應變革。在客戶營銷方面,金融機構應以客戶為中心,通過數位技術精準定位客戶,融入服務場景進行營銷。在金融產品和服務領域,金融機構應藉助數位技術創新金融產品,拓展服務邊界。在金融服務渠道方面,金融機構應通過數位技術賦能線下網點渠道轉型,發展線上金融服務,構建立體服務渠道。在要素投入和盈利模式方面,金融機構應科學加大財務資源投入,培養科技和業務複合型人才隊伍,建立相應的信息系統,並探索適應數字金融的盈利模式。
(二)強化金融風險管理
金融機構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做好金融風險管理。首先,金融機構應充分關注技術風險,評估數位技術的潛在風險,並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其次,金融機構應關注聲譽風險,強化信息監測,及時應對聲譽風險。此外,金融機構應根據自身規模和實力,採用不同的風險管理策略。大型金融機構可以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強化風險管理能力;中小金融機構則應充分利用數位技術的外溢效應,加快數位化轉型步伐。
(三)探索數位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金融機構應持續探索數位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首先,金融機構應擴大可用技術的應用範圍,不斷探索新的應用領域。其次,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探索數位技術應用,為技術的廣泛應用積累經驗。此外,金融機構應強化銀行科技人才培養,優化完善技術架構體系,以適應數字金融的發展需求。
四、總結
2025年,數字金融作為金融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然而,在發展過程中,金融機構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戰略組織滯後、業務模式亟待優化、風險管理難度增加以及技術應用有待深化等。為了更好地推進數字金融的發展,金融機構需要從完善金融經營服務模式、強化金融風險管理以及探索數位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適應數字時代的金融發展模式。只有這樣,金融機構才能在數字時代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
更多金融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金融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