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口腔診察設備與器具的市場為73.12億元,口腔治療設備與器具的市場規模為84.86億元,義齒及各類材料的市場規模為73.12億元。中國口腔器械市場未來發展前景比較廣闊。以下對口腔設備行業概況分析。
口腔設備行業概況分析,2015年我國規模以上口腔科用設備及器具製造企業單位數量55家,行業收入規模42.74億元,利潤總額2.54億元。2015年中國口腔科技工室設備及器具製造進口交貨值12.3億元;同比上升27.3%,2016年全年中國口腔科技工室設備及器具製造出口交貨值15.4億元,同比上升25.2%。隨著中國製造技術的提升,先進設備對外依賴度越來越小,口腔設備行業分析預計2017-2022年與每年5%速度遞降,到2022年出口交貨值26.63億元,行業市場規模近90億元。
2017-2022年口腔設備及器具製造行業供給預測
國內口腔醫療設備市場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產業正處於爆發性增長前期,具有巨大的增長空間。隨著居民消費升級,我國口腔醫療市場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口腔科技工室設備發展迅速,行業技術不斷進步。現從三大商業模式來分析口腔設備行業概況。
1、廠家自營(直營)模式:口腔設備行業概況分析,器械生產商自己組建銷售團隊向終端醫療機構開展推廣銷售活動。同時,向配送商發貨並收取貨款,產品由配送商運送至終端醫療機構。在這一模式下,普遍生產商都正常開票,生產商對渠道和終端醫療機構把控能力強,但銷售成本將大大提高,因此此類模式較少出現。
2、底價代理模式:口腔設備行業概況分析,器械生產商將銷售過程部分或全部交給代理經銷商,而配送既可由生產商尋找配送商發貨,也可以由代理經銷商尋找配送商發貨。在這模式下,生產商低開發票給一級代理經銷商,再由一級代理商開票給多級代理商,當中存在掛靠和過票等行為。由於銷售過程由代理經銷商們完成,導致生產商對渠道和終端客戶把控能力較弱,但生產商的銷售成本獲得大幅度降低。這一模式是目前國內口腔醫療器械企業的主要商業模式。
3、高開高返模式:口腔設備行業概況分析,與底價代理模式相同,醫療器械生產商將渠道及推廣等銷售職能轉嫁到代理經銷商,實現銷售團隊外包。在這種模式下,生產商低價供貨、高開發票給代理經銷商,但因高開發票而產生的額外稅費,由代理經銷商們返還給生產商。由於銷售過程由代理經銷商完成,生產商同樣對渠道和終端醫療結構把控能力較低。
口腔設備行業概況分析,在國家政策、經濟發展、技術進步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我國口腔器械市場規模將會呈現繼續增長的態勢,但是隨著市場飽和度的增加,增速將會有所下降。預計到2021年,我國口腔器械市場規模將達到274.6億元,同比增長9.3%。
更多口腔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口腔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