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所處的生活環境越來越惡劣,無盡的工業排放廢氣、隨處可見的汽車尾氣導致了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空氣淨化設備成了很多家庭都想購買的電器,空氣淨化設備除了可以消除有害氣體外,還可以有效過濾粉塵、殺滅致病菌。空氣淨化設備行業的發展深受政策環境的影響,2015年我國空氣淨化設備行業政策分析詳情內容如下。
2015年上半年線上淨化器零售額規模58.1億元,下降20.5%;零銷量規模為298萬台,同比下降10%。品牌數為734,線下品牌數為102,與14年相比品牌格局變動較大。
2015年我國空氣淨化設備行業政策分析
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2015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計劃》,空氣淨化器由於公眾提議首次納入了抽查計劃,國家標準委也將於2015年上半年完成空氣淨化器標準的審定與發布。
目前市場上的空氣淨化器品類和品牌眾多,下至幾百,上至幾千應有盡有。「亂花漸欲迷人眼」,多數消費者對空氣淨化器了解程度還比較低,對宣傳單上的介紹不敢全信,而冗長的學術介紹看著又頭疼。
在部分家電市場或建材市場走訪可以發現,空氣淨化器商家的促銷攻勢已超過彩電、冰箱等「必需品」,「去除99%PM2.5」、「去除100%甲醛」的標籤隨處可見。但是消費者卻如同霧裡看花,面對眼花繚亂的宣傳摸不著頭腦。一句話道出了眾多消費者的無奈,「多數空氣淨化器的功能吹噓得有點過頭了,反而讓人不相信。」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眼下做電器的、做健康產品的甚至生產礦泉水的企業都開始生產銷售空氣淨化器,有的企業直接買別人的產品然後貼牌銷售,連自己的廠房都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產品質量難以保證,而價格更是參差不齊,便宜的幾百元,貴的可至上萬元。空氣淨化器的成本不高,標價過萬的存在虛高。目前國家對空氣淨化器適用面積、能源效率等級等還未做強制性規定,這也造成了市場上產品認證不清。「品牌亂、技能亂、價錢亂、宣傳亂、認證亂,沒有統一的規範和標準,各家的專利技術不同等問題,加大了消費者的選購難度。」
隨著空氣淨化器市場日趨火熱,業內存在的虛假宣傳、以次充好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空氣淨化器由於公眾提議首次納入抽查計劃
商家言過其實的宣傳會對消費者選購產品形成誤導,不僅讓居民白花了冤枉錢,而且還會導致家人的健康無法得到及時呵護。空氣淨化器的性能指標、工作效率會直接關係到居民的身體健康,商家銷售劣質產品,進行虛假宣傳的行為是對居民健康的藐視,是對「淨化」一詞的褻瀆,是一種缺乏社會責任的表現。
正因如此,無論是國家職能機構,還是普通消費者,大家都對空氣淨化器的質量愈發關注,特別希望通過加大抽查力度的方式加強對此類產品的監管,從而使空氣淨化器市場更加規範。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2015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計劃》,共涉及182種產品,其中空氣淨化器由於公眾提議首次納入了抽查計劃。
據了解,監督抽查將分為季度監督抽查、專項監督抽查和聯動監督抽查3種形式。專項抽查中,初步計劃對空氣淨化器、電磁灶、家用燃氣灶具、移動電源等開展電子商務專項抽查,並同時開展線上線下對比抽查。如此一來,空氣淨化器的質量就又多了一些把關者,居民的居家健康也多了一些保駕護航者,居民在購買此類產品時也可以更放心了。
空氣淨化器標準出台在即
當健康成為消費者的強需,眾廠商接踵而至,讓空氣淨化器市場的規模迅速擴大,但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行業標準卻遠沒有跟上進度。實際上,直到 2013年4月10日,國內首個涉及空氣淨化器淨化性能評價的標準才正式推出,而此前的標準則是在2008年起草制定,只有電器安全標準和抗菌除菌標準屬於強制性,淨化性能標準則是推薦性的,沒有要求企業強制執行,約束力明顯不夠;而且標準的細節如噪聲聲強標準等與行業現狀不相對應,不能滿足市場的發展需求。
據悉,為淨化空氣淨化器市場,國家標準委將於2015年上半年完成空氣淨化器標準的審定與發布。新國標擬以「潔淨空氣量」作為產品標註的核心指標,增加了「適用面積」、「使用壽命」等參數說明或推導算法,此外,新國標還進一步規範產品標註方法,便於消費者選購。
對於新國標的出台,有關空氣淨化設備行業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此舉將會讓空氣淨化器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甚至會讓整個行業迎來「大洗牌」。對於那些資本不夠雄厚、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將面臨淘汰出局的可能,利用包裝、宣傳,或者低價去彌補產品質量不足的時代亦將作古。由於新國標確定了評價淨化器的核心參數,產品的品質優劣將有據可循,消費者也可按照標準來衡量不同產品的差別,空氣淨化器的選購將變得簡單得多。
更多空氣淨化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空氣淨化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