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霧霾的嚴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用空氣淨化器來淨化家裡的空氣。目前空氣淨化設備市場占有率排前列的主要是一些外來品牌,一部分國產品牌也有比較長的生產歷史。我國空氣淨化設備行業現狀也備受關注,接下來中國報告大廳小編就為大家詳細整理2015年我國空氣淨化設備行業現狀。
近兩年,空氣淨化設備市場誘人的大蛋糕,吸引大量資本紛紛湧入,空淨行業已從風平浪靜的「藍海」,變成廝殺激烈的「紅海」,目前正處於跑馬圈地、掙快錢的粗放型發展階段。進入2015年以後,空淨市場的首次負增長無疑敲響了警鐘。
因空氣品質問題而火爆起來的空氣淨化器市場,如今卻陷入低迷。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空氣淨化器市場零售額規模為58.1億元,同比下降20.5%;零售量規模為298萬台,同比下降10%。據預測,今年空淨市場規模將縮減至131.3億元,同比下降13.1%,而全年銷量將縮減至714萬台,同比下降6%。
對於空淨市場上半年出現零售額及零售量的雙雙下滑,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主要是由於今年一季度我國各地空氣品質好轉,空淨市場需求在收縮。奧維雲網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全國74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平均為59.7%,空氣品質有所改善;2015年1至4月,北京空氣品質達標天數57天,空氣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42%。
受霧霾常態化影響,消費者敏感度也在降低,對空氣污染多少有些見怪不怪。大多數消費者雖有改善環境的想法和意願,但很少有改善環境的行動。部分消費者對淨化器保持著觀望、遲疑的態度,改善環境的意願並不強烈,無法形成實質性的購買。
此外,消費者在選購淨化器時,產品參數虛標、造假、偷換概念等行業負面新聞已降低消費者的信任度,消費者已從恐慌性購買逐漸回歸理性。更多2015年空氣淨化設備行業現狀分析內容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空氣淨化設備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據悉,2015年上半年,線上淨化器品牌數為734,線下品牌數為102,而在2014年同期,線上淨化器品牌數為673,線下品牌數為115。淨化器線上線下品牌數出現差異,表明部分品牌已退出線下市場。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企業進入空淨市場,拉低了行業均價,部分空淨主導企業受此影響下調均價,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利潤空間,縮減了市場規模。
而跨界產品對市場的衝擊更是使空淨行業雪上加霜,記者在走訪家電賣場時注意到,空調、電風扇、加濕器等品類紛紛開發空氣淨化功能,搶占空淨行業空間。此外,中央淨化設備的出現進一步壓縮了空淨市場,推動淨化器由產品過渡到設備的進程。奧維雲網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線上淨化器品牌共退出201家,進入262家;線下品牌退出30家,進入17家。這些數據顯示,空淨行業品牌格局變動較大,洗牌效果明顯。
下半年空氣淨化器新國標即將出台,又將在整個空氣淨化器市場掀起怎樣的波瀾呢?
據悉,新國標出台後,2C將成為購買標準。所謂2C,分別指的是空氣淨化器的潔淨空氣量(CADR)和累計淨化量(CCM)兩大性能指標。潔淨空氣量(CADR)是指空氣淨化器的潔淨空氣輸出比率,CADR值越高表明空氣淨化器的淨化性能越好。累計淨化量(CCM)即空氣淨化器的淨化材料的使用壽命,CCM值越高,使用壽命越長,淨化材料的品質越好。
新國標將要求空氣淨化器產品上嚴格標明CADR和CCM兩大性能指標的實際參數,減少諸如「除甲醛率達99%」宣傳語對消費者的誤導。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國標的出台會進一步加劇行業競爭,缺乏核心技術的小微企業將面臨淘汰風險。
更多空氣淨化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空氣淨化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