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麥是中國優質的糧飼兼用作物,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確保糧食安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農業增效方面具有重要價值。燕麥產業具有巨大的生產潛力與市場空間,但是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約著產業運行效率的提高,需要從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尋求解決途徑。燕麥作為世界公認的營養價值很高的糧食作物之一,近年來在我國國內市場 產銷持續看漲,據統計2009年我國國內燕麥片產量為4.64萬噸,到2014年行業產品產量增長至8.61萬噸,2015年國內產量在9萬噸左右。以下對2017年麥片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2017-2022年中國原麥片行業細分市場研究及重點企業深度調查分析報告表明,我國燕麥主要分布於華北、西北,其主要種植省區有內蒙古、河北、山西、甘肅、陝西、寧夏、雲南、四川、貴州、青海等。燕麥集中產區是內蒙古陰山南北,河北省壩上、燕山地區,山西省太行、呂梁山區,陝、甘、寧三省(區)的六盤山山麓以及雲、貴、川三省大小涼山等地。目前,我國播種面積約100萬hm2。
在21款冷食穀類早餐中, 以每100克食物計,21個冷食穀類早餐樣本的糖含量由4.4克至43克;17個樣本(80%)的糖含量,根據英國食物標準局的準則屬於高糖,其中一樣本每100克含糖高達43克。而熱食麥片方面,部分樣本同樣糖含量偏高。其中一款糖含量最高的燕麥片,每一小包(42克)麥片,含12.3克糖,相當於每日糖攝入上限的25%。其中雀巢麥片小麥牛奶配方每100克含糖50克,而apple Oh’s(桂格)每100克含糖43克。
記者在廣州市面上走訪時發現,在各種各樣的穀類早餐中,有標出糖含量的品牌寥寥無幾。在華潤萬家新港西店記者見到,在10多個麥片品牌中,白砂糖僅在配料表中,並沒有具體含量的標示。而記者僅在家樂氏一款香甜玉米片中發現標有「每30克含9克糖」。
攝取過多糖會增加超重及患肥胖症的風險,也會增加患上一些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的風險。世衛組織建議,糖攝取量應少於人體每日所需能量的10%。以一個每日攝取2000千卡能量的人為例,每日糖的攝取量應少於50克(包括含有天然糖的蜜糖、糖漿和果汁或額外添加的糖)。以家樂氏一款香甜玉米片來算,每頓吃進30克,等於攝入了人體日均攝入量的1/5。
早餐穀物是一大類以穀物為主要原料、用於早餐食用的食品的總稱。目前在國內市場上常見的主要包括純燕麥片和複合型麥片等類型。在西方各主要已開發國家,正如它的名字所顯示的那樣,早餐穀物已經成為廣大公眾日常餐飲的重要構成部分。
燕麥在西方人的早餐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用來做麥片粥,也用於製作麵包、點心等,是一種營養成分全面而均衡且具有保健作用的健康食品。這一原本應該是「獨門法寶」的優勢,在國內卻導致了片面化的理解。除了對燕麥本身營養價值和功能定位的認識誤區外,人們習以為常的燕麥食品和早餐穀物食用方式則構成了另一道隱型的「牆」。
儘管我國是全球燕麥生產大國之一,但長期缺少深加工的燕麥食品供應市場,早餐穀物是作為一種舶來品進入中國市場的。早期的早餐穀物主要以數十克裝的複合型麥片形態出現。肖平波認為,這種小包裝產品形態雖然促使燕麥產品迅速走上廣大消費者的餐桌,但從長遠來看不符合早餐穀物市場的要求。
燕麥行業過去一直無國家標準,也無行業標準,只有各個企業自己的標準。目前,燕麥國標已在起草階段,由西麥、雅士利、桂格等大企業參與制定。在國標的草稿中,將規定燕麥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等各方面的營養指標,包括複合型麥片中燕麥的含量。據參與制定標準的企業內部人士透露,該標準明年或將出台。
更多麥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麥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