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藥品2018年國內排名前三的企業市占率達55%。麻醉劑是現代臨床外科手術中不可缺少的一類重要化學物質。以下對麻醉藥行業政策分析。
麻醉藥行業政策分析,2018年中國樣本醫院麻醉用藥銷售額為38.06億元,同比增長10.17%;麻醉藥行業分析指出,其中全麻藥占比57.99%,肌松藥占比27.56%,局麻藥占比14.45%。
麻醉藥細分為麻醉劑和鎮痛藥兩大類,而二者又向下延伸出多個細分市場,但麻醉藥具有專業性強、政策壁壘高等特徵,每個品類基本上由一到兩家企業把持,護城河極高,競爭格局也相對穩定。國內麻醉藥市場目前規模區區百餘億元,與國外相比,未來國內市場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現從三大分類標準來分析麻醉藥行業政策。
全/局麻藥、肌松藥:麻醉藥行業政策分析,手術量增長是驅動力。靜脈注射全身麻醉用藥以丙泊酚主為,右美托咪定安全性高,是未來重要潛力品種;依託咪酯由於無呼吸和循環抑制作用,可用於中老年、心臟病患者,在短時手術中應用也逐漸增加,因此整體市場仍快速增長。15年國內全/局麻藥、肌松藥市場增速下降到8.8%,但隨著新一輪招標啟動,16年前三季度銷售增長明顯加快。隨著國內老齡人口的增加、各類重大疾病的高發、各種新的治療技術不斷應用於臨床,國內手術治療的剛性需求仍然增長強勁,驅動麻醉用藥市場快速增長。
麻醉鎮痛藥:鎮痛市場的主力保持快速增長。麻醉藥行業政策分析,阿片類麻醉鎮痛藥是目前臨床鎮痛效果最好的藥物,臨床需求增長迅速。國內麻醉鎮痛藥市場保持高速成長,PDB樣本醫院市場用藥規模從2010年的5.7億元增長2015年的20.9億元,5年CAGR為29.7%。前三大用藥品種地佐辛、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在2016年前三季度的樣本醫院銷售額分別高達7.44、2.27、1.90億元,並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精神類用藥:最具潛力的專科藥領域之一。麻醉藥行業政策分析,中國有1.73億人口患有各類不同程度的精神類疾病,其中包括9000萬抑鬱症患者,以及一千多萬精神分裂症患者,這是精神類藥物最主要的兩個治療領域。國內精神科醫療資源缺乏,精神藥物市場潛力巨大。1990年以來全球精神類藥物市場規模從10億美元迅速增長到70億美元以上,這與抑鬱症的高發、全球精神衛生專科醫療資源投入加大、知識普及、藥企臨床用藥推廣等因素密切相關。相比之下,國內精神用藥市場仍處於初期成長階段,2010年以來,國內樣本醫院的精神類藥物市場規模從12.5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24.7億元,5年CAGR達14.6%。
隨著我國對麻醉用藥研究的不斷深入,安全性更高、臨床使用效果更好的產品不斷被開發出來。在技術領域,原料藥創新和製劑技術創新一直是麻醉用藥的研發重點。麻醉藥行業政策分析,目前國內麻醉藥領域主要上市公司有恆瑞醫藥、恩華藥業和人福醫藥三大細分龍頭,高護城河背景下只要行業未來能保持平穩增速,這些龍頭的估值和業績也會隨之抬升。
更多麻醉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麻醉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