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內窺鏡通常都是指醫用內窺鏡,但是內窺鏡按照成像原理、使用次數和產品結構等可進行多種分類。目前市場一次性內窺鏡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提升。以下是2022年內窺鏡行業發展現狀。
內窺鏡是一種常見的醫療器械,依賴光源輔助,經人體的自然孔道或經手術做的小切口進入人體內,並直接窺視有關部位的變化,是內、外科精細檢查和微創治療的必備工具。
醫用內窺鏡,是一種集光學、人體工程學、精密儀器、現代電子、數學、軟體等技術於一體的多學科系統。醫用內窺鏡通常由可進入人體的軟管或者硬管、捕獲和傳輸患者內部組織器官圖像的透鏡成像系統、對捕獲的圖像進行數位化處理的圖像處理系統、將數位化圖像呈現給操作者或者觀察者的顯示系統,以及傳輸光線以提高被檢查區域的可見度的光源系統組成。在某些情況下,醫用內窺鏡還包括一個額外的工作通道,為手術過程中使用的器械提供通路。
內窺鏡行業發展現狀提到醫用內窺鏡按成像原理分類,醫用內窺鏡可以分為光學醫用內窺鏡和電子醫用內窺鏡;按使用次數,醫用內窺鏡分為可重複使用的醫用內窺鏡和一次性使用醫用內窺鏡;按產品結構,醫用內窺鏡又分為硬性醫用內窺鏡和軟性醫用內窺鏡。
我國醫院仍是內窺鏡的主要應用市場,醫用內窺鏡在臨床中的運用場景非常廣泛,主要應用於婦科、骨科、泌尿科、神經外科和普外科,其中普外科是內窺鏡市場應用占比最高的科室。據內窺鏡行業發展現狀統計,2021年共監測到4394家採購單位公布內窺鏡招投標中標結果,涉及13750條內窺鏡中標結果數據,涵蓋479個品牌商,採購數量共計29682件,採購總額合計140.8億元。
根據內窺鏡行業發展現狀統計,2014-2019年中國內窺鏡出口數量逐年增加,2019年中國內窺鏡出口數量為2387.06萬台,較2018年增加了302.71萬台;2019年中國內窺鏡進口數量為268.12萬台,較2018年增加了26.24萬台。
目前,國內內窺鏡市場被日德廠商壟斷,國產廠商市場占有率為5%。由於傳統軟鏡的感光元器件行業由日企推動發展,軟鏡市場被奧林巴斯、富士、賓得等日企壟斷;硬鏡領域,由於德國卡爾史托斯最早掌握硬鏡的柱狀鏡體技術,德系廠商一直保持在硬鏡領域的領先地位。
醫用內窺鏡在臨床醫學中應用廣泛,受到技術的限制國內內窺鏡的市場主要被日德廠商所壟斷,國內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
更多內窺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內窺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