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GPS導航系統的發展非常迅速。人們不但可以在購買新車時選擇導航系統作為選擇配置,還可以在已有的汽車上安裝該設備,甚至可以配置一台移動式的衛星導航系統,開那輛車就把它放到那輛車上,或者帶著它去野遊、爬山。下文是對2015年我國汽車GPS導航市場分析。
在汽車電子領域中,最常見的就是電子導航儀,目前市場上大部分中高端車型都會配套安裝電子導航儀。隨著這幾年車市的井噴式發展,2014年銷量已突破2000萬輛,導航後市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目前,在華南地區有超過200家廠商,2014年中國汽車GPS導航市場總體銷量達到1000多萬台。據汽車GPS導航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預測,2015年中國市場的導航產品銷售額預計將突破200億大關。雖然汽車GPS導航市場行業繁榮,市場潛力巨大。但繁榮背後又似乎隱藏著一股危機。究竟是什麼危機呢?
一、產品缺乏用戶體驗,何謂「人機合一」。
在品牌運作方面,各大小企業會不定期的推出新的產品,但都缺乏一定的用戶體驗,車機銷量還是集中在傳統產品上。雷春光經理認為:「目前的汽車GPS導航產品在人、車、路、網的結合方面做得不夠完善,產品功能單一,操作繁瑣,體驗感不足。相反許多廠家為了壓縮成本,降低產品規格,用價格戰來搶占市場。最終會導致消費者失去品牌意識。
二、品牌缺乏核心技術,與國際抗衡「捉襟見肘」。
雖說,汽車GPS導航產業經過近10年的發展,國內也逐漸出現了一些民族品牌,但這些往往是建立在低廉的價格基礎上,而高額利潤的產品都被國際大廠所壟斷。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擁有自主產權的導航技術企業不到10%。雷春光經理分析稱:「目前,國內導航產品的技術沉澱認識不足,產品研發停留在能用就行的水平,長此發展下去,缺乏核心技術的產業最終將會被國外大品牌壟斷,民族品牌也將失去應有的市場」。
三、行業治亂不堪,導航產品缺乏統一的標準。
雷春光經理認為:「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服務,一流企業做標準,沒有標準,產品一定不可靠。」據記者了解,目前汽車GPS導航產業仍沒有統一的標準,市場上魚目混珠的情況時有發生,目前雜牌產品市場占有率已接近60%,山寨複製的電子導航產品比比皆是,換來的只有大量的返修和對整車的隱患。因此,當務之急是儘快建立生產標準和行業監管法律制度。
隨著汽車市場的壯大,汽車技術和汽車電子產品也會隨之發展,發展核心技術將成為汽車電子導航生產企業未來競爭的重要因素。我們有理由相信,市場逐漸成熟,顧客消費理性化,政府建立相應的標準機制,靠複製山寨生存的企業將會被淘汰,汽車GPS導航市場將得到更新換代。
更多汽車GPS導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GPS導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