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之所以能取得突飛猛進的進展,不能不說是因為這些年來大數據長足發展的結果。正是由於各類感應器和數據採集技術的發展,我們開始擁有以往難以想像的的海量數據,同時,也開始在某一領域擁有深度的、細緻的數據。以下對人工智慧行業統計數據分析。
在2010年左右,人工智慧投顧在美國興起,兩家公司推出基於網際網路技術與算法的資產管理組合建議,包括基金配置、股票配置、股票期權操作、債權配置、房地產資產配置等,使得這兩家公司迅速發展壯大。花旗發布的報告指出,2015年底智能投顧管理的資產規模已達187億美元。未來十年,將上升至5萬億美元。
人工智慧與A股前些年熱炒的機器人概念有較大的區別。人工智慧產業核心是人工智慧與各產業領域深度融合,形成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數據和知識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要素。換言之,人工智慧的核心包括大數據、雲計算、語音識別等要素。因此,隨著人工智慧產業風口的來臨,雲計算等核心要素類上市公司也得到了市場參與者的認可。在資金持續加倉的牽引下,雲計算指數在上周大漲7.96%。
隨著計算和存儲的成本大幅下降,計算能力的顯著增長,以及IT巨頭所搭建的人工智慧生態逐漸完善,人工智慧初創企業的難度在降低。可喜的是,近兩年人工智慧也深受資本的青睞,2017年第一季度就有30多家人工智慧企業獲得融資,落實到具體行業中,醫療健康領域的人工智慧創業公司表現尤為突出,關注度和融資量最高。
此次收集的醫療人工智慧企業合計55家,共分為9個領域:虛擬助理、醫療大數據、醫學影像、智能語音、健身生物技術、健康生活方式管理、醫療搜索、癌症早篩、人工智慧晶片。
其中,上市公司有5家,獲得融資的有24家,不包含上市公司,醫療人工智慧創業企業共融資22.355億人民幣(數千萬、數百萬按照1000萬、100萬計算),未透露的有26家,參與醫療人工智慧投資的機構和企業一共有59家。
2017-2022年中國人工智慧項目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表明,從融資輪次來看,大部分醫療人工智慧企業都處在A輪以前,最多也就是做到B輪,幾家上市企業是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醫療而不是依靠人工智慧技術發家的。在統計的50家創業公司中(不包含上市公司),獲得融資的24家,幾乎占據一半,醫療人工智慧創業企業共融資22.355億人民幣(數千萬、數百萬按照1000萬、100萬計算),融資最多是碳雲智能A輪10億人民幣。
據所搜集到的數據僅僅是公布出來的,很多企業很厲害,但是融資信息並沒有公布,比如醫渡雲、旗瀚科技等,他們都很有實力,但是融資金額並未公布,加上這些「隱形富豪」,資本在醫療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輝增加8-10億。
全球科技企業均在紛紛布局人工智慧領域,人工智慧技術幾年間已經從實驗室逐步走向產業化。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令人們在享受其便利的同時,也在擔憂其潛在的危害。之前,科技界人士也曾對人工智慧技術的潛在危害發出過預警,尤其是對自主性武器,即所謂的「殺人機器人」。2015年,馬斯克、英國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以及美國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等科技界人士也曾聯名發布過類似信件,預警自主武器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