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屬於生物醫用材料的一個細分領域,經過近十幾年的發展,我國生物材料產業已具雛形,並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市場規模達到1006.35億元,年複合增速為8.41%,以下是生物材料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
生物醫用材料又稱生物材料,是一類用於診斷、治療、修復和替換人體組織、器官或增進其功能的新型高技術材料。生物材料市場分析,生物材料可分為醫用金屬、醫用高分子、生物陶瓷、醫用複合材料、生物衍生材料等。按臨床用途,可分為骨科材料,心腦血管系統修復材料,人工皮膚和敷料、醫用導管、組織黏合劑、血液淨化及吸附等醫用耗材,軟組織修復及整形外科材料,牙科修復材料,植入式微電子有源器械,生物傳感器、生物及細胞晶片以及分子影像劑等臨床診斷材料,藥物控釋載體及系統等。
根據生物材料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數據,全球生物材料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2018年市場規模2178億美元,同比增長6.71%。國際上、生物材料及其製品,如冠脈支架、人工關節、骨科修復材料、種植牙、人工血管、人工神經、人工角膜、人工皮膚以及血液淨化器皿等主要產品,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持續增長。
我國的生物材料自1960年代開始應用於臨床,到上世紀末大量使用,呈迅猛發展的態勢。從銷售規模來看,2009年到2018年,我國生物材料行業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高速發展以後慢慢趨於穩定,2018年我國生物材料行業的銷售規模1006.35億元,近幾年的銷售規模增長率都在10%以下。
工信部發布的《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就明確提出,預計2019年全國需要人工關節50萬套/年、血管支架120萬個/年,眼內人工晶體100萬個/年,醫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和醫用金屬等材料的需求將大幅增加。從國家政策層面來看,不管是從國務院發布的《生物產業發展規劃》還是到今年發布的,「十三五」發展規劃,都明確指出要大力推動醫用新材料產業。
生物材料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我國和印度是最具備成長潛力與空間,因擁有最多的人口,且其醫療保健系統正在發展當中尚未成熟,東南亞國家的醫療保健系統也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因此市場也將持續成長;拉丁美洲是另一個成長最迅速的區域,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等國家都逐步向工業化國家發展,預估未來對醫療器械的需求也將會保持較大速度增長。
生物材料在醫學高技術發展中占重要地位,同時,生物材料產業作為材料科學、生物技術、臨床醫學的前沿和重點發展領域,以及整個生物醫學工程的基礎,已發展為整個經濟體系中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展望未來,在全球的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我國生物材料產業結構急需優化,產業創新能力有待加強。以上便是生物材料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生物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物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