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水污染行業分析報告 >> 水污染治理政策

水污染治理政策

2018-04-11 10:31:07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自然資源過度開採,水污染程度已是到嚴重的地步,污水的再利用成為水資源開發利用的藍海。1986年,我國正式出台《關於防治水污染技術政策的規定》。以下是水污染治理政策分析。

  水污染治理政策指的是為防止在開發利用水資源(包括水體淨化容量能源)時污染水體而制定的有關政策總稱。包括有關的法規、標準和技術經濟政策。是各個層次的環境政策在水環境保護領域的集合體現。在我國,具體的政策有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綜合排放標準、對排污單位實行監督管理、防治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技術等政策。1986年,國務院環委會發布了《關於防治水污染技術政策的規定》,對按徑流區域綜合防治水污染的技術政策、城市污水治理的技術政策、防治工礦企業和鄉鎮企業水污染的技術政策作了詳細、全面的規定。

  我國被聯合國列為水資源緊缺國家,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僅2002年,全國淡水的取用量大約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國1995年淡水供應量的1.2倍。據統計,中國目前缺水總量約為400億m3,每年受旱面積200~260 km2,影響糧食產量150~200億kg,影響工業產值2 000多億元,全國還有7 000萬的人飲水困難。缺水對環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著嚴重的影響。

  近日,環保部發布《環境保護部2015年部門決算公開》的通知,2015年收入總計1,347,722.52 萬元,支出總計1,347,722.52 萬元。與2014年相比,收、支總計各增加210,315.04萬元,增長18.49%。其中污染防治(款)大氣(項)支出351.21萬元:主要用於大氣污染防治,水體(項)支出5,884.83萬元,固體廢棄物與化學品(項)支出1,504.39萬元,環境監測與信息(項)支出45,581.48萬元,環境執法監察(項)支出6,346.16萬元,自然生態保護(款)農村環境保護(項)支出 604.53萬元。

  以下是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教授談了對當前我國水環境治理的意見和建議。

  1、資金、行政、法律保障措施

  由於經濟和法制的滯後, 中國水污染防治工作一直以健全法制、加強環境道德教育為主, 經濟處罰為輔。1996年, 全國人大對5水污染防治法6進行了修訂,修訂後的5水污染防治法6集中體現了中國水污染防治, 由分散治理為主, 轉向集中控制與分散治理相結合, 由末端治理為主轉向全過程控制、清潔生產, 由單一的濃度控制, 轉向濃度控制和總量控制相結合, 由區域管理為主, 轉向區域管理與流域管理相結合的指導思想的轉變。國務院規定, 全國所有工業污染源都要做到達標排放, 對新建企業實行三同時制度, 這為進一步加強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今後工作的重點應是加強監督管理和強化執法, 真正做到有法必依, 違法必究, 最終實現水體變清, 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在治理水污染的過程中, 要避免將水環境整治工作同行政強制措施完全等同起來。要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 強化城市污水處理廠設施的的運行管理和監督, 建立政府節能減排工作問責制, 在整治的過程中, 要更多地採用經濟手段, 調動排污單位的內部積極性, 完善政策, 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使污染物達標排放和綜合治理, 成為企業主動、自發、自願的行為。這樣不僅能夠減少行政強制執行的費用, 而且可以減少以至杜絕企業弄虛作假、追求形式上的達標和保留實質上污染行為的發生, 從而有效地提高有關法律法規執行的有效性。

  2、工程保障措施

  必須實施徹底截污、污/雨分流, 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與輸送系統, 污水處理理應包括污水收集和輸送。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設施只有1 /3運行是正常的, 1 /3運行不正常, 而另1 /3停產不運行。不少城市污水處理廠有錢建得起, 卻無錢維持正常運行, 一些中小城市建成的活性污泥處理廠更是如此, 除資金缺乏外, 操作運行和管理人員技術和管理水平低, 難以掌握和操作技術複雜的處理工藝和設備。只建污水處理廠而沒有相應的管網收集系統, 不是完整的污水處理系統。管網建設不善, 只能半負荷運行, 一方面造成浪費, 另一方面由於未經處理的污水任意排放, 造成了受納水體的嚴重污染, 所以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與輸送系統, 是污水處理系統的關鍵。

  要確定合理的規模, 對污水處理廠究竟建多大規模, 要有長遠考慮和統籌安排, 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現在和將來的污水處理量, 作為指導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規模。

  3、再生水中殘留重金屬等有害物質處理措施

  再生水中殘留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造成土壤污染,危及食品安全,因此農業部反對優先採用再生水作農業灌溉;二是沒有針對不同再生水用途細化污水排放標準,造成增加了處理成本和耗能,還不能收到應有效益;三是再生水回用需要的規劃、輸送系統和調節系統還沒有成為建設城市廢水處理系統中的一部分;四是缺乏激勵再生水回用的政策、制度和管理辦法等。因此,全國人大、各級政府和科技人員均應努力研究解決這些障礙的法制、政策、管理、技術措施,走上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水污染防治新道路。

  4、「十三五」水專項將聚焦京津冀區域和太湖流域

  「十三五」是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的收官階段。水專項領導小組將按照國務院和三部門的統一要求,充分發揮各成員單位和行業牽頭組織部門的作用,堅決聚焦瘦身,將專項流域綜合示範資金和項目重點聚焦到京津冀區域和太湖流域。

  5、綠色稅制促資源合理開發

  7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推開資源稅改革,實行從價計征,清理收費基金,同時突破目前僅對礦產品和鹽徵稅的局限,試點開徵水資源稅。此次改革將通過全面實施清費立稅,構建從價計征機制,建立規範公平、調控合理、征管高效的資源稅制度。

  此次資源稅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擴大徵收範圍,逐步擴展至水、森林、草場、灘涂等資源,此次先在河北省開展水資源費改稅試點;二是全面推開從價計征,在前期實施原油、天然氣、煤炭等從價計征改革基礎上,此次對絕大部分礦產品實行了從價計征;三是全面清理收費基金,將全部資源品目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降為零,停徵價格調節基金,取締地方針對礦產資源違規設立的收費基金項目。

  綜上所述,水是生命之源。水污染的治理更是關係到我國是否能持續發展、國家能夠長久治安。國家要提高人們對水資源意識保護,加強水資源管理,提高人們環保知識。以上就是筆者對水污染治理政策分析。

更多水污染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污染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