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數控系統產業布局分析,數控系統已從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現對2016年我國數控系統產業布局趨勢分析。作為買方市場的工具機生產廠和工具機用戶能否聯合起來,把系統生產廠當作一個整體,提出自己的要求,制定必要的標準,從而規範數控系統的產品呢?
國際國內的標準化組織已經制定了一些標準,對規範數控系統產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給用戶使用數控系統創造了很多的方便。目前系統生產廠家比較多,基本上是各自自主發展,生產出的系統也各異,給使用者帶來了諸多不便。如果在某些條件成熟的方面達成共識,共同遵守,則會大大方便用戶。
數控系統生產出來,首先要與工具機聯機對接。要設計梯圖,要設置參數,要對工具機進行補償。數控系統已經普遍採用內裝PLC。如果能使用相同的語言,那麼對工具機的順序控制)過程控制和速度控制,只要工具機結構功能相同,梯圖就基本相同。可省去熟悉語言,甚至重新設計梯圖的勞動。數控系統適應不同的工具機是通過改變參數來實現的。如果把參數按功能分組,每組中參數有文字提示,便於查找,方便設置。這樣不但可以提高效率,還可減少錯誤。對於半閉環的數控系統,絲槓螺距誤差補償已是提高工具機精度的必要手段。如果其補償方法相通,簡捷,則能節省工具機製造者用於螺補的時間,從而縮短工具機的生產周期。
當工具機到了工具機用戶手中時,工具機要加工工件,要對系統進行編程。如果使用G代碼進行編程,G代碼及其含義是相同的,操作者或編程員可不必對每台工具機(系統不同時)進行記憶,程序可以通用,這可省去不必要的轉換時間。現在,我國雖然有G代碼標準,但據筆者所知,經濟型系統與普及型系統卻不通用。有的代碼相同,但裡面的參數卻不相同,其含義也各異,給現場使用帶來一定的麻煩。
數控系統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系統的操作畫面和各種鍵,由於各系統廠家追求標新立異,以示自主品牌,因此也顯得五花八門。這給操作者進行多台工具機、不同系統操作帶來諸多不便。帶CRT顯示時,畫面也各不相同,顯示的信息也參差不齊。這方面,是否可以仿效計算機,鍵盤按鍵布局相同,在操作時,就不會因為計算機生產廠家的不同,重新熟悉鍵盤。這樣可以提高操作效率。數控系統的操作可否也統一鍵盤呢,可否對方式鍵、功能鍵、編輯鍵、字母、數字鍵,做一定的規範?
用戶能否以夠用為準則,對系統的功能提出基本的要求。究竟具有哪些功能算是夠用?這個標準可能比較模糊。但是,費工費料把一個產品生產出來,這是一個客觀事實。如果功能低下,這本身就是對資源的浪費。如有的系統沒有通訊接口,輸入程序全靠手工鍵盤敲入,或在鍵盤敲入後,沒有全螢幕修改功能,一旦丟失,弄亂程序又需再輸入,或已經調試好的程序無法輸出保存,若下次再用時,還要逐鍵輸入。效率低,出錯率高。有的有通訊接口,但是通訊設備落後,如錄音機、紙帶閱讀/穿孔機等外設,程序、參數及各類數據的輸入輸出還是不方便。如有的系統沒有簡化編程功能,編程時要進行輪廓基點計算,編程時間長。可否對高、中、低檔系統分別提出一個低限,對產品加以規範。
數據系統進入開放型的新時期,不管PC-NC,還是NC-PC,計算機硬體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但在一定時期內,對總線、印製板尺寸、輸入/輸出可否提出一個要求。另外,各系統製造廠的產品在板級能否通用?這對用戶的維修提供了不小的方便。
現在是市場經濟,數控系統的標準化和通用化怎麼搞?標準化是否還有約束力?看一看世界上其他市場經濟的國家,以及世界上的標準化組織。顯然,標準化不光是計劃經濟的事,也是市場經濟的產物。現在是買方市場,工具機製造者協會、工具機使用者協會可否組織自己的成員,聯合起來向數據系統製造者提出自己的要求,讓系統製造者真正為用戶服務,以體現上帝的尊嚴,結束系統製造者想怎麼做就怎麼做,用戶只能被動使用的時代,進入以用戶為主體,製造者為用戶服務的新時期,促進我國數控系統有序迅速發展。
更多數控系統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數控系統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