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室內運動器材行業全面提高身體素質,我國室內運動器材未來發展空間較大。時下,健身人群範圍不斷擴大,健身全民化趨勢顯著。未來健身器材具有體積龐大、運輸成本高、購買頻率較低和售後服務要求較高等特點,線下體驗店和線上引流相結合的模式可以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實現線上和線下的快速融合,最終完成從客流到現金流的轉化。以下對2023年室內運動器材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2020年疫情促進了室內運動器材製造業的發展,2020年1-12月,全國體育用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1088家,較上月減少2家。從5個子行業看,室內運動器材製造和專項體育器材及配件製造業營收快速增長,專項體育器材及其他體育用品製造業實現小幅增長;運動防護用具製造業營業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從月度營收增速變化看,各子行業營收增速較上月均有加快或降幅收窄。2022-2027年中國室內運動器材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指出,其中,專項體育器材及配件製造營收434.95億元(占32.45%),同比增長4.1%;健身器材製造營收395.19億元(占29.48%),同比增長32.76%;其他體育用品製造營收278.08億元(占20.75%),同比增長4.15%;球類製造營收141.34億元(占10.55%),同比下降3.83%;運動防護用具製造營收90.76億元(占6.77%),同比下降19.06%。
室內運動器材製造業生產環節中各工序的工藝技術水平均已較為成熟,行業參與者在技術方面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產品功能設計的合理性和可用性、生產工藝的精細化、成本效益最優化等方面以及與其他技術的深度融合等方面。現從兩大特點來了解2023年室內運動器材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室內運動器材,尤其無氧器材在設計時需依託人體工學理論基礎,充分考慮人體生物力學結構和各肌肉群特點,在發力角度、鍛鍊軌跡等方面需在理論基礎上經過大量的實踐以積累有效的經驗數據,讓產品既能達到最佳的鍛鍊效果(如鍛鍊的目標肌肉準確),又能充分考慮安全性、美觀性等,同時還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功能的綜合性,以「一機多用」的方式滿足消費者的各類需求。
室內運動器材生產工序較為複雜,涉及機加工、焊接、噴塗、表面處理、燙壓、刺繡、電泳、電鍍、浸塑、裝配和智能化等眾多工藝環節的相互配合,任一環節出現瑕疵或脫節,均會影響產品品質、交貨及時性。因此,企業需結合自身的生產能力、資質許可、技術儲備等合理規劃生產工序和計劃,通過自產、外協、外購相結合的方式在保障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實現收益最大化,例如,對於資質管控較嚴的電鍍環節多採用外協方式完成,對於工序、工藝上略有差異且生產環節技術含量較低的室外全民健身器材主要採用貼牌方式採購,對於產品智能化所需的軟體、硬體以及塑料製品等輔料多採用定製化方式外購,對於電機、螺絲等標準件主要通過直接採購的方式完成。
我國成全球最大室內運動器材生產基地,國產室內運動器材參數和功能差異較大。目前我國室內運動器材生產廠家雖然在生產製造環節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技術等優勢,但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因品牌效應、銷售渠道、售後服務等方面的欠缺。
以上就是2023年室內運動器材行業技術特點分析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