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室內運動器材產業發展較穩,國內室內運動器材普遍呈現群雄逐鹿。對於目前國內室內運動器材自主品牌代工多、外銷多的現狀,其實打造民族品牌應該要比企業做代工的形勢更嚴峻,而這就使得企業的品牌地位要求也會相應變得更高。以下對2023年室內運動器材行業競爭分析。
2022-2027年中國室內運動器材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指出,2021年室內運動器材製造行業完成營業收入478.42億元,同比增長21.06%,利潤總額24.19億元,同比增長12.25%。據海關統計口徑,2021年室內運動器材出口額89.45億美元,同比增長35.4%。
室內運動器材企業將藉助政策優勢,不斷增強研發實力、品牌運營能力以及資金實力,提升用戶粘性以及忠誠度,追求更高的產業價值鏈附加值,開拓國貨市場的新天地。現從三大競爭格局來了解2023年室內運動器材行業競爭分析。
在社會化大生產的過程中,專業化分工是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室內運動器材的各大品牌,特別是家用健身器材的知名品牌,主要著力於品牌價值的塑造、產品設計及營銷渠道的建設,而將運動器材的製造委託專業製造商完成。尤其是以派樂騰(Peloton)、Keep等網際網路模式為主的家用健身品牌普遍採用此類專業化分工模式。在專業化分工的大趨勢中,運動健身器材製造商和品牌運營商相互依存,一款新產品的上市需要雙方共同參與完成。尤其是國際知名運動品牌,隨著自身經營規模的擴展,為降低供應商管理難度,聚焦品牌塑造、運營效率、產品設計市場營銷等,在選擇供應商時傾向於尋找大型專業運動健身器材製造企業合作,以滿足其對設計開發能力、產品質量、交付及時性、快速響應能力、批量化生產能力等的全方位要求。
從供應端看,中國是室內運動器材製造大國,在全球市場占據主要份額。我國健身行業的發展落後於歐美已開發國家,本土室內運動器材企業的品牌效應較弱,目前仍主要通過生產製造的方式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通過與健身器材品牌企業合作的方式開展業務,同時部分企業正逐步通過打造自有品牌的方式進入消費市場。目前,我國在健身器材鏈形成了一批技術領先且產品品質可靠的生產企業,行業內優勢企業通過加強研發投入、提升生產管理水平等方式不斷提升中國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影響力。
當前,我國室內運動器材企業主要集中於製造環節,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規模化企業數量較少,隨著產業鏈分工模式日趨成熟,中小企業受限於生產效率、產能規模、銷售渠道等方面的影響,面臨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加;大企業憑藉在研發設計能力、工藝技術先進性、快速反應能力和規模化生產能力等方面的優勢,進入了國內外知名健身器材品牌商的供應鏈體系,且隨著室內運動器材製造商和品牌商合作的加深,逐漸形成了深入、穩定的合作關係。未來,隨著室內運動器材行業優勢企業在技術研發儲備、生產管理能力、資金實力方面的持續提升,其行業競爭優勢有望進一步增強,行業集中度亦有望進一步提升。
室內運動器材市場繼續上揚,大眾健身意識逐漸提高室內運動器材價格。當下,我國消費升級及用戶需求升級導致室內運動器材產業逐步被智能設備替代。未來室內運動器材將融合健康管理,指導科學健身的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技術,進一步實現健身的娛樂性、智能性、功能性的升級,室內運動器材行業將實現大規模發展。
以上就是2023年室內運動器材行業競爭分析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