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行業在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如今年產量大約在2萬部左右。相較於正規電影,微電影投入較低,費用從幾千元到十幾萬元不等,而且製作簡單,准入門檻低,頗受年輕人的喜愛。特別是《老男孩》、《父親》、《默默》、《上位》等一些微電影的成功走紅,讓微電影一度成為影視公司和視頻網站的新寵。除了操作簡單,目前微電影政策監管上也相對寬鬆。
很多網生內容在發展初期,為了獲取更高的點擊量,常借色情與暴力元素頻打內容擦邊球,帶來較多負面影響,「年產量高達2萬部,說明微電影作為一種藝術表達的媒介,有很大的社會需求,但這個數字也反映出,因為缺乏專業的渠道和人員進行操作,微電影的內容質量難以獲得保證,這便是監管缺失的後果」。
據相關資料顯示,早在2014年,廣電總局就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
通知要求強化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播出機構准入管理、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網絡視聽節目監管,以及退出機制。
通知說,從事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播出的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單位,應具有滿足審核需求的經國家或省級網絡視聽節目行業協會培訓合格的審核人員,具備健全的節目內容編審管理制度,並依法取得廣播影視行政部門頒發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嚴格按照許可業務範圍開展業務。
通知說,從事生產製作並在本網站播出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的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單位,應同時依法取得廣播影視行政部門頒發的《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相應許可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通知說,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單位要按照「誰辦網誰負責」的原則,對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實行先審後播管理制度;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單位在播出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前,應組織審核員對擬播出的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進行內容審核,審核通過後方可上網播出。
通知說,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單位轉發上傳視聽節目,視同為該單位自製視聽節目,由該單位按照同樣要求先審後播。同時,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單位應對向網站上傳視聽節目的個人和機構核實真實身份信息。
通知說,凡在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備案公示,但未取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電影和電視劇等,不得在網上播出。
通知說,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單位主要出資者和經營者應對播出的視聽節目內容負責,對違規播出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的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單位的主要出資者和經營者,廣播影視行政部門依據《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視情節予以警告、罰款直至5年內不得投資和從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的處罰。
微電影政策監管力度仍待加大,目前微電影的相關活動每年大約有300多個,這些活動主要包括微電影節、微電影獎、微電影評選活動等,不斷促進微電影產業的發展。隨著資本的介入,各行各業對微電影創作的熱度持續高漲,微電影也日漸成為各大視頻網站提升流量、吸引用戶付費的重要砝碼。然而這項從大眾群體中發展而來的藝術門類,在不斷壯大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內容粗製濫造、質量良莠不齊的狀況。
更多微電影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微電影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