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文化產業的分類,進行我國文化產業重點企業盤點如下:
我國文化產業重點企業之文化藝術類
1、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隸屬中國保利集團公司,2010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14年3月成功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目前,保利文化集團已形成演出與劇院管理、藝術品經營與拍賣、影院投資管理3項主業並舉的文化產業格局,擁有50餘家全資及控股企業。保利文化抓住國家發展文化產業的契機,以「渠道優先、內容強勢」為戰略指導,不斷擴充劇院院線、藝術品購銷網絡和連鎖影城等渠道規模,並逐步強化與之匹配的演出劇目、藝術品經營等內容生產。
2、宋城演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文化演藝第一股,宋城股份充分發揮其策劃和經營實力,各項工作取得全面進展,在整個旅遊行業中表現出了很強的抗壓性,並在文化收購領域跨出了戰略性的步伐。注重特色主題活動的策劃和線下營銷渠道的整合發力,為宋城產品提供了差異化的市場競爭力。此外,宋城股份還投資了大盛國際,布局電影市場,其城市演藝集群硬體雛形也已初顯。
3、思美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思美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一級廣告企業,綜合實力在國內廣告公司中處於領先地位,為行業龍頭之一。業務範圍包括消費者調研、品牌管理、全國媒體策劃及代理、廣告創意設計、娛樂營銷等全方位整合營銷傳播服務。公司現有員工近400人。成立10餘年來,思美傳媒從一家本土廣告公司,發展成為業界典範,並擔任中國4A理事單位。如今,公司已布局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南京等城市,經營網絡覆蓋全國。今後公司將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更具性價比的整合營銷傳播服務。
4、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
在2013年國內演出市場出現結構性拐點和較明顯下滑的關鍵之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審時度勢、積極作為,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各項業務取得了新的進展,產業鏈建設更加完善,國內外影響力不斷擴大,多年保持持續增長,在把社會效益和文化影響力始終放在首位的同時,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2013年,集團公司全力以赴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大力拓展對外文化貿易,繼續穩居全國海外演出領軍地位。
我國文化產業重點企業之廣播影視類
1、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影集團主體業務改制而成,目前是行業內綜合實力最強、產業鏈最完整、品牌影響力最廣的企業,涵蓋影視製片製作、電影發行、電影放映及影視服務4大業務板塊,涉及影視製片、製作、發行、營銷、院線、影院、器材生產和銷售、放映系統租賃、演藝經紀、電影衍生產品等眾多業務領域,與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家著名電影企業有著緊密的合作關係。作為中國電影行業的領跑者,全國近2萬塊銀幕上演出的每一個故事都和中影有或多或少的聯繫。 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2、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是中央電視台全額投資的大型國有企業。公司充分發揮中央電視台產業投資和企業管理職能,發展新業態、布局新媒體,形成了以傳媒產業為核心的多元化經營體系,年均營收增長率近20%,總資產、年營業額雙超百億元,集團規模與實力快速增長。目前,總公司下屬全資、控股、參股、代管企業114家,財務並表管理企業88家,在美國、日本、非洲等地擁有多家海外全資子公司,全球員工超過1.7萬人,業務涵蓋內容製作與發行、新媒體、廣告營銷、技術服務、市場調查、旅遊實業等9大板塊,是中國文化出口重點企業。
3、江蘇省廣電有線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省廣電有線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是根據中央文化體制改革精神,在整合江蘇全省廣電網絡資源的基礎上,於2008年7月組建的公司。幾年來,公司抓住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科技信息化戰略和推動「三網融合」的歷史性機遇,把加快上市進入資本市場作為加快轉型升級、提升公司發展質量的核心戰略,同時進一步加快江蘇省廣電網絡資源整合,推進廣電網絡資源集約化、規模化和專業化經營發展,採用註冊公司、吸收合併、授權管理3種方式分類推進整合工作,最終實現「全程全網、一省一網」,目前已與10個市的56家單位簽署相關協議。
4、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15年來,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積極探索文化產業發展新途徑,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經營業務覆蓋有線電視網絡運營、投資業務、廣告和影視節目製作、旅遊4大板塊,經營地域以湖南、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為中心並輻射全國,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大型綜合性文化傳媒公司。該公司下轄子公司、控股公司110餘家,員工約1.1萬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167億元,淨資產99億元,比上年同比增長了21%和127%,較上市時分別增長了29倍和72倍。
5、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於2010年在創業板成功上市,成為「中國電視劇第一股」。公司目前年產電視劇千集,市場占有率超過18%,是國內電視劇產量第一、播出率第一、市場占有率第一、海外出口額第一的中國影視文化領軍企業。公司已形成以電視劇製作、發行為核心,向電影投資、影院開發運營、藝人經紀、遊戲開發、新媒體等業務輻射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並致力於在「全媒體、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成為全球一流的國際化綜合娛樂傳媒集團。
6、北京北廣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北廣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7月,是北京廣播電視台為形成事業產業統一協調、分開運行、分類管理的科學運行機制,將該台可經營性資產剝離整合組建而成的。該公司作為北京廣播電視台台屬、台控、台管的全資公司,肩負著經營性資產管理、文化傳媒產業運營及拓展、文化傳媒產業投融資及資本運作等職能。目前,北廣傳媒集團公司已構建了下轄63家四級及以上參控股企業的龐大產業集團體系,業務範圍涵蓋網絡傳輸、戶外媒體及新媒體、影視藝術生產以及文化綜合服務等多個領域,擁有員工近7000人。
7、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中國業務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的民營傳媒娛樂集團,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北京市第一家在創業板上市的民營文化傳媒企業。其主營業務板塊囊括了當前影視娛樂相關的6大領域,包括電視節目製作和經營業務、大型活動和頒獎典禮業務、電影投資製作和發行業務、電視劇投資製作和發行業務、藝人經紀業務以及新媒體業務,並在各自領域名列前茅。10年來,光線傳媒持續盈利,經營規模不斷擴大,是一家處在高速增長期的成長型傳媒企業。光線電視節目海外發行涉及東南亞、北美2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每年的海外收入已經超過3500萬元。
我國文化產業重點企業之新聞出版類
1、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2001年9月,在江蘇省出版總社的基礎上成立江蘇出版集團,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由江蘇出版集團更名而來。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融圖書、報刊、電子音像、網絡等出版物的出版、印製、發行、物資供應、對外貿易於一體,是全國首家資產、銷售雙超百億的文化集團。在中國出版業具有一流實力和競爭力、在國際出版業具有較強開拓力和影響力、在集團內部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大型文化產業集團,成為全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
2、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18日,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成立,集團公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語文出版社、中國教學儀器設備總公司、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等單位組成,組建後的集團公司總資產100多億元,淨資產80多億元,以圖書、期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數字出版物出版和銷售為主業,年銷售收入60多億元。集團公司將從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引進戰略投資者、擬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等入手,推進股改上市。預計,未來股份公司上市募集資金規模約為人民幣60億元,募集資金的主要投入方向包括精品教材研發與出版、數字出版、教育媒體、教育培訓、國際合作等方面。
3、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2000年6月組建的湖南出版集團,2004年,整體轉制為省管國有大一類文化企業,2008年啟動改制上市,同年底成立承接傳媒主業的中南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出版傳媒企業,基本形成了面向世界的數字出版平台、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青少年社區、全產業鏈的動漫產業和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的整體布局,實現了從單一圖書出版商向多介質的綜合傳媒經營商的重大轉型。
4、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12月,為浙江省政府直屬國有獨資出版企業集團和國有資產授權經營單位。集團以圖書、期刊、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的出版、印製、發行為主業,兼營與出版產業相關的物資貿易、投資等業務。集團連續3屆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2009年,集團被中宣部等4部委評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企業」,被商務部等4部委確定為「全國文化出口重點企業」。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文化行業市場調查報告》顯示,無論如何,作為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以文化、創意和人力資本等無形資源為投入要素,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准精神產品),以及運用這些精神內容獲取商業利益的組織。文化企業始終都是為人民群眾服務,創造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品,是其最主要的方向。
更多文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文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