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隨著近年我國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加強,我國文化產業也取得了不錯的發展。
近日,《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正式發布。規劃系統地闡明了「十三五」時期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目標方向、主要任務、重要舉措等。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國家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高」的發展目標。
規劃還確定了十大戰略任務:促進文學藝術繁榮發展,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推動文化產業優化升級,建設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提高文化開放水平,提升文化科技支撐水平,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文化開放水平,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文化部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創新對外文化交流、傳播和貿易方式,形成更加完備的多渠道、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和對港澳台文化交流格局。在官方交流的同時,鼓勵開展豐富多樣的民間文化交流,更多通過市場化、商業化的方式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加強「一帶一路」交流合作
前不久,文化部制定實施「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切實推動文化交流、文化傳播、文化貿易的創新發展。
此次規劃也強調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民心相通,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規劃明確要求,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搭建各類文化交流平台。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項目援助和專業交流,鼓勵豐富多樣的民間文化交流,發揮媽祖文化等民間文化的積極作用,促進民心相通,夯實民意基礎。推進動漫遊戲產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物保護與考古合作,建設「一帶一路」文化遺產長廊。
據悉,「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與合作工程包括陝西西安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福建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等品牌活動,以及創建絲綢之路劇院聯盟,建設福建泉州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寧夏銀川中阿友誼雕塑藝術園等文化交流基地等具體工作。
大力發展對外文化貿易
「大力發展對外文化貿易」是規劃十大戰略任務的核心內容之一。上述負責人表示,「堅持政府統籌、社會參與、官民並舉、市場運作,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傳播和貿易,更好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規劃明確要求構建國際文化貿易合作體系,建立健全雙邊、多邊政府間文化貿易對話與合作機制。積極參與國際文化貿易規則制定。搭建國家文化貿易服務平台,發揮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示範作用。引導文化企業和社會資本境外投資,拓展海外文化市場,擴大境外優質文化資產規模。提升民族文化品牌內涵,突出「中國創造」理念,建設核心文化產品資源庫。
除了上述「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與合作工程之外,規劃還明確了對外文化交流機制化合作網絡建設工程,中外思想交流與傳播能力建設工程,對外文化交流品牌拓展工程,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與發展工程,對外文化貿易促進工程,港澳台中華文化弘揚工程等。
規劃還進一步明確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文化企業,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品,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搭建具有較強輻射力的國際文化交易平台的任務。
中國文化是源遠流長的,有長達5000年文明的歷史文化,這是別的國家所不能比擬的。應該結合當前「一帶一路」政策,加強一帶一路的文化交流合作,大力發展對外文化貿易。
更多文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文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