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母粒需求市場主要來自於化學纖維領域。中國已成了亞洲地區色母粒市場的最大生產國和消耗國,2020年產量超過50萬噸,約占全球總產量的70%左右,以下是纖維母粒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母粒的研究開發起源於歐洲,如瑞士的Ciba-Geigy公司與德國的Hoechst公司等。用於塑料製品著色的母粒早於20世紀50年代問世於美國,用於化纖製品著色的母粒於60年代推出。70年代,母粒行業得到快速增長。纖維母粒行業分析指出,隨著經濟發展和環保要求的提高,母粒著色技術的優勢日趨明顯。
纖維母粒行業技術特點指出,色母粒是由高比例的著色劑、載體樹脂以及各種助劑經過良好分散而製成的一種新型高分子複合著色材料。著色劑是色母粒的基本組成部分,含量一般在20%-80%之間。
我國纖維母粒行業上游相關企業主要有杭州正杰化纖有限公司、江門市永佳進出口有限公司、上海騰世達貿易有限公司、寧波龍欣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翰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江蘇三房巷集團有限公司等。
2019年,我國纖維母粒產量約為49. 9萬噸,同比上漲近10%。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纖維母粒產量受到影響,全年產量約為36.73億元。
高端產品:這類產品不僅對被著色材料力學性能影響較小,顏色也更加穩定,同時還能滿足最終製品的環保法律法規要求;此外,功能色母粒也屬於這類產品,它們不僅能夠提供著色,還能改善最終製品的性能,如耐候、阻燃、耐衝擊、抗靜電、消光等。
中端產品:這類產品多為專用色母,一種色母粒僅針對同一類被著色材料。該類產品不僅能滿足材料的著色性能,對顏色差異控制嚴格,通常顏色差異高於行業標準的要求。另外該類產品對被著色材料的力學性能等影響較小。
低端產品:這類產品質量不穩定,價格低,僅能滿足材料的基本著色性能。纖維母粒行業技術特點指出,如淺紅、紅、深紅等,對顏色色差控制範圍較寬,批次間產品差異較大。
2020年年末,工信部、水利部頒發《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目錄(2019年)》,內容提到:該技術著色劑(或色母粒)可在單體聚合時加入、亦可在聚合物溶解(或熔融)前或後加入,再匹配三原色配色技術,可極大豐富紗線色彩。傳統染色工序相比,省去了上漿、染色等環節。
現階段,我國纖維母粒行業行業已研發出蓄能、夜光、抗老化、竹炭、遠紅外、彩色阻燃、抗菌、光致變、隔熱、磁性、導電等十餘種特種功能母粒,並仍在不斷開發新的品種,以滿足纖維產品差別化、功能化發展的需求。到2022年,功能性纖維的產量預計將達到460-500萬噸,同時功能母粒的使用比例也將提升至20%左右,以上便是纖維母粒行業技術特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纖維母粒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纖維母粒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