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新型肥料行業分析報告 >> 新型肥料現狀分析:需在動態中尋求平衡發展

新型肥料現狀分析:需在動態中尋求平衡發展

2016-10-11 13:52:22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近些年來,新型肥料在我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新型肥料產業也如日中天,終於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可以說,我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與新型肥料的發展狀況息息相關。

  1961年到2008年,世界人口由31億增加到68億;糧食產量由9億噸增加到25億噸;40%-50%的增產歸功於肥料使用。高產和集約化作物種植制度容易發生中微量元素缺乏,限制作物產量和N、P、K肥料的增產效益,所以平衡施肥理念中及時補充中微量元素需求尤為重要。實際上,平衡施肥是一個動態,預示著不斷發展的理念。

新型肥料

  我國肥料行業 應提升綜合能力

  從多年的研究發現,阻礙我國肥料發展的主要問題呈現多元化趨勢。其一,產能過剩。包括總體過剩、區域過剩、結構過剩;其二,肥料生產盲從效應明顯。產品同質化、品種同質化、營銷同質化;其三,產品利用率低。養分結構不合理、施用方法不合理、統計口徑不一致;其四,部分肥料養分配比不科學,輕有機、中微量元素肥,農化服務技術滯後;其五,市場混亂引發「價格戰」,犧牲服務與質量、以次充好、「惡性競爭」循環。

  所以,未來我國肥料行業應該全方位提升綜合能力。首先,產業集中度、產業面需提高、拓寬。其次,加快兼併重組,大型化、綜合性企業需增多,產業縱向延伸,上游涉足原料,下游深度加工,上下游一體化;產業橫向耦合,向化肥產業的相關行業拓展(煤化工、磷化工等)。再次,加大力度發展循環經濟,研發節能降耗,環境友好的肥料產品。最後,基礎肥料向資源產地集中,二次加工產品向市場需求地轉移。氮肥:產能逐漸向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轉移,鼓勵利用劣質煤;磷肥:向雲貴鄂川等富磷地區集中,鼓勵利用低品位磷礦;鉀肥:做大做強青海、新疆鉀肥基地。加強境外資源開發,提高供應量。

  新型肥料的「新」 意味著動態可循環

  新型肥料是為了解決肥料生產、施用等過程出現的新問題,在原料種類、養分結構、施用方法、養分釋放方式和周期、生產加工方式等方面採用新理念、新技術。新型肥料應該是對長期施肥慣性的校準、補充,甚至是對傳統觀念的顛覆。所以發展新型肥料首先應該反思和正確認知現在肥料品種、生產工藝、施肥方法等不良反應,有針對地加以改進才是新型肥料發展的基礎。這種「新」是動態的,甚至是可循環的,然而,高濃度、緩釋、複合是必然的趨勢嗎?

  我國肥料行業發展需在困境中尋突破,新型肥料的陸續「問世」將解決行業發展難題。新型肥料的研發生產關鍵是選擇好原料、合理化配方並降低成本。例如,緩控釋肥應適當分類發展,降低成本、環保選材、科學指導;土壤調理劑應理性生產、施用。土地是寶貴資源,調理劑首先應保證自身是安全的,同時考慮生產工藝;有機無機復混肥提倡發展,但有機質(秸稈、畜禽糞便、食品業廢渣、城市廢棄物等)的選擇和處理一定要慎重;功能性肥料必須有控制地發展,不要只關注有益功能而忽略副作用。

  液體肥料成 行業「佼佼者」

  伴隨著市場的規範和消費群體結構變化以及零增長目標的踐行,未來5-8年還可以依靠資源、產能優勢和簡單直接的廣告擠占中小企業市場份額。一旦形成大塊頭的搏殺,那決定命運的就是戰略和理念。銷售經營方面,借力電商,不依賴電商。融入大農業,建立誠信監督傳遞機制,探索肥料與其它農資與農產品並進的產業機制。多建醫院,少建藥廠,創新營銷模式,強強聯合;產品與技術研發方面,加強能提高肥效的肥料研發力度,大力發展測土配方、水肥一體化、有機無機複合化,達到提高作物品質、提高土壤活性、改良障礙土壤、資源綜合利用等多重效果。更多相關行業分析可查閱《2016-2021年新型肥料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據有關數據顯示,液體肥料占美國肥料使用量的50%。尿素硝酸銨、聚磷酸銨液體肥料在國外發達地區使用廣泛,美國液體肥料占氮磷肥使用量的50%。液體肥料具有使用方便、安全、靈活,能與其他養分和農藥混合使用的優點。適用種肥同播、耕地深施、灌溉施肥,肥藥同施等農田管理一體化。但是,發達地區與我國國情有所差異,所以新型肥料產品還需理性發展。針對我國「人多、地少、水缺」的農業生產背景,水溶肥是未來發展方向之一,可解決缺水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問題,同時對環境友好。

更多新型肥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型肥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