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有機農業行業分析報告 >> 有機農業政策

有機農業政策

2018-06-13 14:29:06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有機農業的原則是,在生產中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應避免使用那些對健康會產生不利影響的肥料、農藥、獸藥和食品添加劑。國家在「三農」各方面制定了多種政策,為有機農業今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以下有機農業政策分析。

  有機農業政策:

  一、認證扶持

  1、基地認證扶持:實現土地有機轉換是發展有機農業的基礎,2017年重點加快西向、古橋、交山、永豐、南溪等30個水系較獨立且生態條件好的區域實行整村土地有機轉換,按基地面積35萬畝計算,大約需30萬元,其所需支付的認證費用全部由縣財政承擔。

  2、「三品一標」認證扶持: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證我縣生產及銷售的農產品符合無公害、綠色、有機三者之一的要求,對企業或專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生產的農產品進行「三品一標」認證扶持,縣財政承擔所需支付認證費用的50%,其中縣財政需承擔新增有機產品認證5萬元/個,續報2.5萬元/個,2017年度目標要求為:全縣新增產品4個,續報產品4個,預計共需30萬元,

  二、土壤改良扶持

  根據科學檢測,我縣土壤屬於重金屬(鎘、鉛)中度污染,據專家分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本身土壤母體含有的、酸雨造成的、農業投入品帶來的。如在此耕地上生產的農產品就有可能造成重金屬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國家標準(GB2762-2012)》,為此需加大我縣土壤重金屬治理力度。

  1、加強與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科研機構試驗示範合作。根據我縣土壤重金屬污染實際情況和五大有機主導產業生產情況,有針對性地與科研機構共同建立試驗示範基地,得出科學數據,篩選出適合我縣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最佳實施方案。經初步與省農科院土壤研究所協商,需試驗示範資金6萬元,其費用需縣財政承擔。

  2、加強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根據目前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技術,需採購一批生石灰、葉面阻控劑、土壤調節劑等治理物資用於改良土壤,根據安排,2017年度預計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試驗示範500畝,採購物資費用每畝200元,共需10萬元,其費用需縣財政承擔。

  三、基地創建扶持

  鼓勵企業、合作社、大戶發展有機農業基地,對新建五大有機主導產業基地(其中有機蔬菜種植基地要求為全年性栽種),連片種植面積100畝以上,基地生產的產品通過有機產品認證或正在進行有機轉換的,每畝獎勵200元,預計新增2000畝,共需獎勵資金40萬元,由縣財政進行扶持。

  四、品牌創建扶持

  鼓勵有機生產企業創建品牌,對新創建國家級、省級名牌產品的,分別一次性獎勵10萬元、5萬元。對新列為國家、省、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且有自己的有機農產品和有機品牌,有機農產品年銷量200噸以上,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1萬元一次性獎勵。其獎勵資金由縣財政支付。

  五、有機農產品生產與質量監管扶持

  由縣農業成立專門的農產品生產與質量監管隊伍,加強有機農產品檢測與質量監管,配置相關的檢測儀器設備,其正常的生產加工與質量監管費用,每年約需10萬元。

  目前我國有機農業存在的問題:

  一、認證不規範

  不同的機構執行標準的差異性很大,使有機食品面臨誠信挑戰。

  二、技術研究滯後

  有機農業需要一整套不同於常規農業的技術措施作為保障。從常規農業向有機農業轉換,面臨著病蟲草害防治、土壤培肥、品種選育、產品質量及生產效益等諸多難題。目前市場上高質量的商品有機肥價格高,生產者負擔過重。

  三、政府扶持不夠

  目前,國家的保護價收購,對於有機糧食作物沒有特殊的扶持措施。由於有機糧食生產要求比較高,相對產量較低,且投入相對較高。好糧賣不出好價錢,導致農戶的生產積極性不高。

  綜上所述,農業人口眾多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實際上國內真正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是不足的。「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過程中,要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以上是有機農業政策分析。

更多有機農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有機農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