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自動化設備行業分析報告 >> 自動化產品市場規模

自動化產品市場規模

2015-09-15 13:37:26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採用自動化技術不僅可以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部分腦力勞動以及惡劣、危險的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而且能擴展人的器官功能,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工業控制技術發展迅速的今天,工控產品市場也隨之;1、工業機器人2000億;今年以來,國內宏觀經濟整體呈現相對低迷狀況,而機;機器人國產化元年:以關鍵部件為例,蘇州綠的的諧波;一般製造業需求加速,服務機器人空間巨大:最近幾年;2、變頻器1200億元~1800億元;變頻器(Variable-Frequency converter),通過改變電機工作電源頻率方式來控制交流電動機的電力控制設備。

  十大工業自動化產品市場規模

  在工業控制技術發展迅速的今天,工控產品市場也隨之爆發,巨大的市場蛋糕吸引著更多的資本進入這一領域,下面是一些相關機構對工控產品市場的判斷,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1、工業機器人2000億

  今年以來,國內宏觀經濟整體呈現相對低迷狀況,而機器人行業仍然保持較高的景氣度,這個從多個方面可以反映出來。以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為例,參展企業陣容擴大明顯,國產機器的型號更加豐富,性能和質量在提升。草根調研反映,根據草根調研的情況,ABB、庫卡、安川和發那科等國外機器人企業,由於汽車行業需求旺盛,上半年銷量增幅都在20%以上,基本維持去年的增幅;而國產機器人企業埃替特、廣數上半年銷量同比增長均超過100%。

  機器人國產化元年:以關鍵部件為例,蘇州綠的的諧波減速機已經基本實現產業化,未來20公斤以下小型機器人國產化已經沒有障礙,而且這種小機器人更適合3C 行業等一般製造業。南通振康的RV減速機國產化進度也可能超預期。這種超預期同樣可能存在於伺服電機領域。隨著國產化推進和產銷放量,今年部分機器人相關企業的盈利改善明顯,埃夫特、東莞啟帆等企業已經或即將實現盈利。

  一般製造業需求加速,服務機器人空間巨大:最近幾年國內機器人企業重點開拓一般製造業的機器人應用領域,包括工具機上下料(包括衝壓成型等)、打磨拋光、噴塗、焊接、鑄造等,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機器人整體應用方案,為汽車以外的一般製造業機器人大規模應用打下堅實基礎。根據測算未來5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有望達到2000億規模,將出現百億級的工業機器人企業,與現有的規模比較,增量空間巨大。但是未來服務機器人將會有更大的市場容量,為機器人上市公司提供巨大的估值空間。

  2、變頻器1200億元~1800億元

  變頻器(Variable-frequencyDrive,VFD)是應用變頻技術與微電子技術,通過改變電機工作電源頻率方式來控制交流電動機的電力控制設備。變頻器主要由整流(交流變直流)、濾波、逆變(直流變交流)、制動單元、驅動單元、檢測單元微處理單元等組成。變頻器靠內部IGBT的開斷來調整輸出電源的電壓和頻率,根據電機的實際需要來提供其所需要的電源電壓,進而達到節能、調速的目的,另外,變頻器還有很多的保護功能,如過流、過壓、過載保護等等。隨著工業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變頻器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我國變頻器市場,近幾年保持著12%~15%的增長率。業內人士預計,現在中國市場上變頻器安裝容量(功率)的增長率實際上在20%左右,潛在市場空間大約為1200億元~1800億元。去年是十二五發展規劃非常關鍵的一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工業以及公共領域節能減排提出很高要求,與此同時,變頻器產業也迎來發展良機。實際上,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投入將達到3。1萬億元,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5。3萬億元,而高壓變頻器作為節能減排的主力軍和先鋒,未來存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目前,中國節能型社會理念正在積極推廣中,國家政府加快出台產業政策,為節能化發展指明方向。

  3、傳感器1200億

  目前,智能傳感器作為21世紀最具影響力和發展前景高新技術,正引起國內外電子信息界的高度重視。光電行業開發協會(OIDA)預測,智能傳感器的國際市場銷售量將以每

  年20%的高速度增長,智能傳感器將在工業自動化時代扮演更加重要角色。2015年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1200億,在世界各國廣泛應用,未來,傳感器將會在工業生產中大有可為。 目前,傳感器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如工業自動化、農業現代化、航天技術、軍事工程、機器人技術、資源開發、海洋探測、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家用電器等。近年來,全球傳感器產業飛速發展。2008年,全球3000多家傳感器製造商的總銷售額為500億美元,而2010年世界傳感器市場規模達800億美元以上。隨著物聯網的高速發展,國內傳感器產業也迎來了黃金髮展期。

  據統計,至2015年,我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或達到7500億元,傳感器產業將從中直接受益。2010年,我國傳感器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年銷售收入 500萬元以上)實現銷售收入440。27億元。據業內專家介紹,此後中國傳感器市場將穩步快速發展,在物聯網市場規模大幅增長的動力之下,2015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00億元以上。

  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國的傳感器技術及其產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國內傳感器產業在「雙加工程」(加快力度和加快發展)的方針指導下,建立了中國敏感元器件與傳感器生產基地。目前,國內有三大傳感器生產基地,分別為:安徽基地,主要是建立力、光敏規模經濟;陝西基地,1990年2月成立了陝西省敏感技術產業集團公司,主要是以電壓敏、熱敏、汽車電子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黑龍江基地,主要以建立氣、濕敏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有業內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已有不少從事傳感器的生產和研發的企業,早在 2009年底,敏感元件和傳感器年總產量已達到20億隻,傳感器產品達到10大類、42小類、6000多個品種。

  4、工業軟體1037.46億

  工業軟體是指在工業領域裡應用的軟體,包括系統、應用、中間件、嵌入式等。一般來講工業軟體被劃分為程式語言、系統軟體、應用軟體和介於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其中系統軟體為計算機使用提供最基本的功能,但是並不針對某一特定應用領域。而應用軟體則恰好相反,不同的應用軟體根據用戶和所服務的領域提供不同的功能。

  我國工業軟體市場增長迅速,2011年市場規模已達到616。34億元,同比增長17。9%。預計2014年市場規模將達1037。46億元。

  中國工業軟體產業發展聯盟副秘書長王威表示,儘管市場成長快,但由於起步晚、積累少,在大部分工業領域,國外工業軟體仍占據統治地位,軟體國產化程度有待提高。而核心技術的受制於人,同樣讓國內工業軟體處於競爭劣勢。此外,行業尚未形成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協作配套的產業鏈,產業協同效應沒有充分發揮。

  未來,隨著中國十二五期間加大工業轉型升級力度,並大力發展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工業軟體市場還將進一步增長,對本土產業發展也將起到極大的刺激性作用。

  5、工控機200億

  目前國內的工控機供應渠道主要來源於中國台灣及內地的廠商,國外的產品(例如RADISYS、ROCKWELL、INTEL等)經過幾年的市場拼殺後,由於成本高、價格高、服務難,現已完全退出國內市場。目前,國內的IT業研發、加工技術力量不斷提升;各類晶片和各類器件、生產設備在國際市場基本可平等選購;軟體資源的可移植性可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這些有利條件下,國內一些廠商抓住機會快速崛起,利用本土綜合競爭優勢逐步將國外品牌擠出國內工控市場。某些企業以每年超過100%的資產增長速度,鼎立於國內的工控市場,而且已成功打入國際工控市場。

  工控行業的產品和技術非常特殊,屬於中間產品,是為其他各行業提供可靠、嵌入式、智能化的工業計算機。隨著社會信息化的不斷深入,關鍵性行業的關鍵任務將越來越多地依靠工控機,而以 IPC為基礎的低成本工業控制自動化正在成為主流,本土工控機廠商所受到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隨著電力、冶金、石化、環保、交通、建築等行業的迅速發展,從數字家庭用的機頂盒、數位電視,到銀行櫃員機、高速公路收費系統、加油站管理、製造業生產線控制,金融、政府、國防等行業信息化需求不斷增加,對工控機的需求很大,工控機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目前我國工控機的市場規模約200億元。

  6、機器視覺200億

  :機器視覺系統的出現來自繁瑣勞動力的替代需求。機器視覺自動化設備可以不知疲倦的進行重複性的工作,且在一些不適合於人工作業的危險工作環境或人工視覺難以滿足要求的場合,機器視覺可替代人工視覺。

  機器視覺最早應用於工業製造領域。通過機器視覺的自動識別功能,許多流水線上具有高度重複性的檢測都可以依靠機器視覺系統設備完成,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和精度。

  機器視覺是一個相當新且發展十分迅速的研究領域。在國外,機器視覺的應用普及主要體現在半導體及電子行業,其中大概40%-50%都集中在半導體行業。諸如電路板印刷、電子封裝、SMT表面貼裝、電子電路焊接等,均需要使用機器視覺系統技術。機器視覺系統還在質量檢測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且其產品在應用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在中國,以上行業本身就屬於新興的領域。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起步較晚,行業集中度較高,部分經銷商開始以代理為主轉向大力推廣自主品牌的產品,行業分布、渠道分銷與成熟的自動化產品都有明顯差異。整個中國的機器視覺市場相較成熟的自動化產品應用水平偏低,市場遠未飽和。

  伴隨著工業自動化的發展,我國配套基礎建設的完善,;機器視覺隨著技術的革新及行業的需求,成為逐漸崛起;7、伺服系統100億;代交流伺服系統,經歷了從模擬到數位化的轉變,數字;數字伺服以其:高效率化、直接驅動、通用化、智能化;很多有遠識的國產廠商正加大研發力度提升其產品的性;8、3D列印百億元;記者近日從工信部有關人士處獲悉,目前《國家增材制;國家對3D列印的發

  伴隨著工業自動化的發展,我國配套基礎建設的完善,技術、資金的積累,各行各業對採用圖像和機器視覺技術的工業自動化、智能化需求開始廣泛出現,國內有關大專院校、研究所和企業近幾年也在圖像和機器視覺技術領域進行了積極思索和大膽的嘗試,逐步開始了工業現場的應用。

  機器視覺隨著技術的革新及行業的需求,成為逐漸崛起的新興行業。而隨著全球製造中心向中國的轉移,中國機器視覺市場已經成為國際廠商關注的焦點。據預測,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到2015年將達200億元。

  7、伺服系統100億

  代交流伺服系統,經歷了從模擬到數位化的轉變,數字控制環已經無處不在,結合市場需求的變化,一些新的發展趨勢值得我們重視。

  數字伺服以其:高效率化、直接驅動、通用化、智能化,網絡化和模塊化等優點給用戶帶來了良好的體驗。將現場總線和工業乙太網技術、甚至無線網絡技術集成到伺服驅動器當中,已經成為歐洲和美國廠商的常用做法,國內企業也正在跟進發展步伐,把一些外國領先的技術引進到國內來,並根據企業特色進行創新研發。

  很多有遠識的國產廠商正加大研發力度提升其產品的性能,進而擴大其品牌的號召力,國產伺服廠商改變進口壟斷格局將指日可待。由此預測,未來五年,我國伺服系統行業受益於產業升級的影響,仍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至2015年,我國伺服系統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億元,其中,國產伺服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將達到40%左右。

  8、3D列印百億元

  記者近日從工信部有關人士處獲悉,目前《國家增材製造發展推進計劃(2014-2020年)》(徵求意見稿)已初步制訂完成,年內將會出台。

  國家對3D列印的發展目標包括:到2017年初步建立增材製造(俗稱「3D列印」)技術創新體系,培育5至10家年產值超過5億元、具有較強研發和應用能力的增材製造企業;並在全國形成一批研發及產業化示範基地等。在政策措施上,國家將加強組織領導,加強財政支持力度,並支持3D列印企業境內外上市、發行非金融企業債等融資工具。

  在3D列印的重點發展方向上,徵求意見稿擬定了五大方向:一是金屬材料增材製造,包括針對航空航天,核電、能源等機械零部件直接製造需求,研製鈦合金、高溫合金等金屬材料;二是非金屬材料增材製造;三是醫用材料增材製造,例如針對牙齒、假肢、手術導板、手術輔助器械等方面需求,開發醫用外部矯形器械專用材料等;四是設計及工藝軟體;五是增材製造裝備關鍵零部件。

  據了解,3D列印的巨大市場前景也吸引著眾多企業。目前僅在國內資本市場上,涉足3D列印的上市公司數量也多達二、三十家。而據中國3D列印技術產業聯盟數據,2013年全球3D列印市場規模約40億美元,中國市場規模約達20億人民幣。也有機構樂觀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大陸3D列印市場每年將至少以1倍以上的速度成長,規模或將達到百億元。

  9、運動控制器40億

  近年來中國工具機、紡織、印刷、包裝和電子等行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帶動了對運動控制器的需求。2006-2012年中國運動控制器需求量穩定增長,由2006年的25。36萬套上升至2012年的75。45萬套。2013年中國運動控制器市場需求依舊相對穩定,增速約為19%,需求量在90萬套左右。

  通用運動控制器作為伺服系統的控制裝置,其市場規模受到伺服系統的直接影響。近幾年,中國伺服系統市場的快速增長帶動通用運動控制器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由2006年的5。43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19。46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3。7%。2013年中國通用運動控制器市場規模在23。4億左右,同比增長約16。9%。

  根據平台不同,通用運動控制器可以分為PLC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和PC-Based控制卡三大類。2013年中國PLC控制器市場份額達55。68%,其次為嵌入式控制器。

  目前中國本土運動控制器企業如固高科技、上海維宏、雷塞等公司主要是針對中低端市場,歐美企業主要是針對高端市場,總體上來說,中國本土企業的市場份額超過50%。其中固高科技市場份額位居首位,2013年達14。2%。

  Pc- based控制器近年來在中國發展迅速,主要原因是開放的系統、合理的性能和較低的價格,特別適合中國市場。在Pc-based控制器領域,本土廠商已逐漸嶄露頭角,領先廠商有固高科技、雷賽智能、眾為興、成都樂創、上海維宏等,這些廠商同時也為一些細分行業提供專用控制器。固高科技在該細分領域擁有統治性的優勢,2013年市場份額高達45。32%。

  未來幾年,運動控制器的需求增長仍將集中於工具機、印刷、包裝,電子等行業,而菸草機械、醫療設備等行業對運動控制器的需求也將穩定增長,預計到2016年中國運動控制器需求量將接近190萬套,而通用運動控制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0億元左右。

  10、電磁閥13.28億

  電磁閥作為流體控制自動化系統的執行器之一,由於有著廉價、簡單、動作快、易安裝、易維護的特點,已經成為流體控制自動化的首選產品。二十世紀50-80年代一直依賴進,一直到二十世紀90年代,國產電磁閥才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有關更多自動化設備的行業資訊請查看中國電力自動化設備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

  電磁閥產品市場的強勁需求,得益於這幾個方面。國有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固定資產投資逐步擴大,尤其是幾項世紀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 等項目的開工需要大量的閥門產品配套;另外,我國正面臨著工業化時代的到來,石化行業、電力部門、冶金部門、化工行業和城市建設等使用閥門大戶將增強對電磁閥產品的需求。電力行業在「十一五」期間在煤電機組大、中型開工項目所需閥門總計為:閥門總需求量15。3萬噸,年均需求量3。06萬噸;閥門總需求額 39。6億元,年均需求額為7。92億元。而按照年均增長20%的速度,「十二五」期間閥門的總需求量為26。56萬噸,年均需求量為5。32萬噸,閥門總需求額為66。4億元,年均需求額為13。28億元。

更多自動化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自動化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