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市場經過兩年快速發展,但依然處在早期發展階段,資本、創業者或是巨頭們進入可穿戴設備熱度不減,甚至用狂熱來形容可穿戴智能設備產業。從智能穿戴設備市場前景分析情況了解到,穿戴式智能設備林林總總、五花八門,已經從幻想走進現實,它們的出現將極大地改變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下文是對2016年智能穿戴設備市場前景預測分析。
近兩年,在各大媒體與廠商的不斷造勢下,智能穿戴領域站到了風口,引得無數科技大巨頭、創業者、小山寨們競折腰。然而在概念火爆的背後,可穿戴設備的市場卻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叫好不上座的狀態使得許多淘金者成為先烈……站在2016年的路口,我們不禁要問屬於智能穿戴的春天還要多久才來?
被寄予厚望的智能穿戴行業,在去年經歷了許多成長的陣痛。
谷歌眼鏡的推出,被公認為在全球領域內掀起了一波波可穿戴設備的熱潮,但在去年這位先驅者最先成為先烈,美國谷歌公司早在去年一月份便正式宣布終止谷歌眼鏡的銷售。曾被譽為最時尚優雅的智能硬體產品Misfit最終也難逃賣身命運。被業內公認為最有可能激活可穿戴設備市場的Apple Watch,最終所交出的成績單也遠遠低於大家的預期,據IDC最新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Apple Watch的銷量只有410萬塊。
「目前整個行業的發展其實是非常快的,大家感覺不溫不火的一個原因在於很多人對於新產品的發展有一些不切合實際的期望,其實像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每一個新產品從推出到令大家滿意,都需要一個不斷調整完善的過程。」 匠物科技創始人陳雋永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未來智能穿戴行業的發展仍滿懷信心。
作為運動愛好者的陳雋永基於自己每次健身時對於專業運動指導的需求,轉而投入智能穿戴領域的大軍中,創辦起了ArtiWares(匠物科技),做出了名為WeCoach的產品,可以檢測跑步、游泳、騎行、健身和登山等運動,並給予運動指導。他坦言,第一代產品差不多賣了幾千台,第二代產品在淘寶眾籌上一個月賣了2萬3千台,但若想實現盈虧平衡,每個月至少需要賣出幾萬台產品,不過目前他正在積極準備新產品的研發,並未過多考慮盈利問題。
本屆MWC世界移動通訊大會上,國際研調機構Gartner公布最新預測數據稱,2020年將是科技產業發展的分水嶺,可穿戴設備營收將超越智慧型手機市場,規模可達617億美元。這組數據所表達出的也許正是多數智能穿戴創業團隊心中一直堅定的希望。更多相關智能穿戴設備市場前景分析信息請諮詢中國報告大廳網站發布的《2016-2021年智能穿戴式設備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可穿戴市場的競爭已是一片紅海,接下來創業團隊如何在廝殺中脫穎而出?有趣的是在依靠品牌調性與技術創新兩條突圍路徑上的選擇題上部分投資人與創業團隊卻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智能硬體孵化平台太火鳥創始人雷海波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智能穿戴領域在技術層面上沒有什麼可以創新的,目前的技術是通用技術,很難有一個顛覆性的技術可以使用在智能穿戴領域裡面。相反你可以突破的是品牌的調性,以眼鏡和手錶為例,它本身是宣揚人的個性與品位的一個產品,有許多奢侈品牌的存在,大家並不會簡單的因為它的智能功能就去購買。因此接下來大家競爭的重點是找到自己的品牌調性,如果你是做可穿戴設備里的『LV』,你就去做出LV的調性。」
然而在採訪中,不少可穿戴的創業團隊卻並不認同雷海波的這種看法,有創業團隊創始人指出從長遠來看,產品和技術的創新可能比品牌調性更重要。「穿戴設備是需要好的外觀,但絕不僅限於此。相反我認為穿戴產品還存在非常多的技術創新空間等待我們去挖掘,有新的技術突破就會有新的發展空間。最漂亮有調性的misfit已經2.6億美元賣掉了,而在產品技術與功能上有很多創新的Fitbit和apple Watch的價值遠不止於此。」
不過對於「閱卷」的多數消費者來講,這兩個選擇均是心中想要的答案。
「風口其實都是自己創造的,你看見的風口已經晚了。」雷海波表示,對於新進入者來說,還做手錶手環顯然已經晚了不少於兩年的時間,因此要選擇未來兩三年將會發展的方向提前進入。其中VR(虛擬現實技術)已經被業內公認為是智能穿戴領域的下一個暴風口,仍有許多新的機會存在。
據諮詢公司報告,預計2016年僅國內VR市場規模都將提升至120萬台左右。國內企業如騰訊、小米、HTC等紛紛提早布局,近日,聯絡互動也正式對外宣布戰略投資互動設備與軟體品牌雷蛇,值得注意的是雷蛇同時也是全球知名的虛擬現實平台OSVR的創始企業之一,雙方將在VR領域開展深入合作,戰略投資金額更是高達7500萬美元。聯絡互動董事長何志濤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聯絡和雷蛇在一起是希望能夠做一個VR領域的Android。」此前聯絡互動投資的視網膜虛擬現實眼鏡Avegant Glyph也在本次剛剛落幕的CES2016上走紅。
何志濤表示,「過去我們講VR,沒有人可以用數字來告訴你VR是什麼樣,有多少人在用,哪家公司的占比。目前VR的硬體上正處於需要大量用戶驗證與反饋階段,內容上也在進行快速的積累。我們認為今年是跑出先行者的機會,市場占有率等數字也會跑出來,我們相對早期進入到這個市場,這樣我們會更有機會成為全球行業的龍頭。不過VR真正的引爆點可能出現在2017年到2018年。」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眾多科技巨頭的進入,VR頭盔目前已是一片紅海,創業團隊已經不再適合做頭盔了,但虛擬現實在內容與平台分發領域仍有許多機會,此外作為投資人我們也在期待更多新的VR產品形態的出現,具體是什麼,我們也在等。」雷海波表示。
更多智能穿戴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穿戴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