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發展環境和氛圍的改善,世界各國家企業全身心投入足球事業的積極性大幅提高,聯賽場均觀眾人數增長到2.4萬人,相關崗位人才增幅超過50%,賽事轉播版權金額增長22.5%,以下是足球行業數據統計分析。
世界範圍內足球產業年生產總值達5000億美元,被稱為「世界第17大經濟體」,歐洲足球市場2018/19賽季漲幅為13%。足球運動占體育產業總產值的43%,進超橄欖球、籃球、排球等其他項目。足球行業分析指出,足球聯賽及足球俱樂部在全球體育賽事及團體商業價值排名中均位於前列。
與此同時,中國足球產業正在高速發展。2014年,國務院出台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指出,到2025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5萬億元。足球行業數據統計指出,按照國際體育產業中足球40%的占比,預計2025年,中國足球產業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
2019年,我國足球產業相關崗位人才需求激增,較2018年世界盃賽前增長33.8%,其中,足球教練崗位增幅超過50%。足球品牌價值大幅提升,足球產業發展日益活躍,足球賽事、裝備、場地、培訓等產業鏈要素日漸成熟。
2019年,我國足協共培訓各級教練員48913人,較2018年初增長了4倍。其中,職業級158人,A級827人,B級1313人,C級9557人,D級37058人。足球教練需求大幅增加的同時,足球教練人數也在快速增長。中國足協通過將C、D兩級教練員培訓下放各會員協會等專業人才培養體制機制的創新手段,釋放了地方足協的潛力,快速擴大了教練員培養規模。
2019年,在國內本土賽事的贊助市場中,足球賽事位居贊助榜第一位,達到18.4億元,籃球位居第二達到11.4億元,其餘賽事例如桌球、排球、撞球、田徑等贊助規模均在1億元左右,與足球、籃球差距較大。預計到2022年,國內本土賽事的贊助規模將達到42.4億元;其中足球賽事的贊助規模仍然排在第一位,將達到22.7億元,占到體育贊助規模的54%,可見足球是中國體育市場最大的IP。
目前,我國已在38萬所中小學中遴選認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7059所,設立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38個,遴選校園足球試點縣(區)160個,在全國布局建設「滿天星」訓練營80個,招收高水平足球隊高校181所。足球行業數據統計指出,制定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基本標準,面向近2000萬在校生每周開設1節足球課、組織課餘訓練和校內聯賽。
與中超聯賽加強國際合作,與全球頂級聯賽建立深度戰略合作,從而不斷提升海外影響力。與英超聯賽繼續深化合作:中超公司和英超公司在2020年1月共同對外宣布在雙方2013年確立的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基礎上繼續深化合作,使雙方能雙方能夠更緊密、更好地推動彼此足球項目的發展。
與西甲聯賽首次建立合作:中超公司和西甲聯盟在2018賽季初步開展了品牌聯合推廣和培訓交流。2020年1月,中超公司與西甲聯盟在馬德里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球員培訓、市場推廣、活動與賽事組織以及新技術應用等多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
總的來說,我國現對足球運動感興趣的人口占比為32%,雖然不及全球的平均水平,但龐大的人口基數為中國足球帶來了數量龐大的球迷,僅城市人口中的球迷人數就達到了1.87億人,這一數字超過了五大聯賽所屬國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球迷人數的總和(1.31億人),以上便是足球行業數據統計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足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足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